中国户外广告设计的现状 国内市场户外广告设计

ybdms
ybdms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2 浏览

   户外广告设计作为与影视、平面、广播并列的媒体,有其鲜明的特性。相比与其他媒体,它在"时间"上拥有绝对优势--发布持续、稳定,不象电视、广播一闪即逝;但它在"空间"上处于劣势—受区域视觉限制大,视觉范围就这么大,看得见就是看得见,看不见那一点办法也没有(当然,候车亭、公交车等网络化分布的媒体已经将这种缺憾做了相当大的弥补)。
    清楚认识户外广告的现状,有助于我们分析户外广告的作用。那么国内市场的户外广告设计有哪些现状呢?下面
    现在中国户外的市场“游戏”规则有三点不成文的原则:价高者得;卖长期不卖短期;媒体主不保留,先到先得;同时经营者诚信度不高;市场缺乏一个行业准则;政府整治非常厉害,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并且政府强制性很强。
    价高者得,现在媒体资源由于是一个独缺性资源,一旦被占用,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能有第二个资源存在,故我们的经营者娴熟的掌握着这条准则,对媒体的价格牢牢的控制着;比如,在北京机场路上,由于受奥运影响,机场路的单立柱媒体,现在的市场价格居然在1500万左右,他是远远高于市场行情;现在还有广告的二线城市,现在居然300-400万一年的广告位很普遍,这样的价格,让广告主很难接受,但就由于我们的地产商哄抬物价,搞得背离了正真的市场行情。
    卖长期不卖短期这条准则,被很多媒体主玩弄。市场上由于我们的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客户采取了分时的模式,将定时、固定、单点、单一、感性的传统户外传播改变为具有分时、移动、多点、网络、理性的现代户外传播。分时模式具有了分时间、多点位、大范围、高频次、灵活性的户外媒体投放优势,增加了除品牌传播以外的产品推广、事件营销、季节性销售、目标销售对象区域覆盖等客户需求业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户外精准投放。在长期的户外媒体投放研究中,分时传媒发现了户外投放的“三七”现象:户外大牌覆盖率为3公里、发布7周到达率达到峰值。这一发现揭示了传统户外广告投放模式的弊端,分时传媒以独特的分时投放模式解决了这一问题。何吉伦先生为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人打对手十拳,不如十人同时打对手一拳,这就是分时模式万“拳”齐发的威力;客户认可媒体之后,准备购买的时候,恰好此时有长期客户在谈,这样短期发布必然会收到牵连,因为媒体主很简单,一个媒体销售出去之后,可以一年高枕无忧,直接座着收钱。
    媒体主不保留,先到先得。很多媒体主,先前就告诉我们,此媒体有很多客户在谈,先到先得。他提前就为媒体价高者得;卖长期不卖短期做好伏笔。这样的结果就搞得我们客户非常的被动。

发布于 2022-11-22 17:5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ybdms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