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编辑原则

薇薇
薇薇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 浏览

     图片编辑工作是新闻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试想如果所以新闻只有文字没有图片,那该多无聊啊,估计读者都不爱看吧。本文重点从新闻图片编辑内容来分析新闻图片编辑原则,新闻图片编辑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新闻图片的选择、裁剪及软件处理、文字说明、标题制作。下面将列出新闻图片编辑所要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就是照片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摄影者造价或者摆拍出来的。2008年就有周正龙的造假的“华南虎”事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新闻照片失实的例子。

    2.价值性:编辑要分析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是否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具有趣味性的、与读者地理或心理上相接近的,这些新闻价值要素具备的越多,新闻照片就越有采用价值。

    3.正面性:照片反映的内容具有正面的社会效果,避免副作用。例如,前段时间扫黄行动中,资阳大众网就有刊登了一些近乎全裸的嫖客和妓女交易现场的照片,这样是很真实、很有震撼力,可是这样会对一些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困扰和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照片是由于拍摄者考虑不周,选择角度或取景不当,画面上泄露了国家机密,这类照片也是不能采用的。

    4.现场性:反映同一新闻事件的图片可能有很多,表现在内容上,有正面的,有侧面的;有整体的,有局部的;有现场内的,有现场外的等等,在有限版面的前提下,能直观反映新闻事件本身的现场图片应该作为首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第一现场”。因为读者就是希望通过新闻图片的传达“身临其境”,把一切真实都尽收眼底。

    5.主题性:镜头本身缺乏对新闻图景或元素的符合价值判断的过滤作用,也就是说,能够进入摄影记者镜头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主体的影像,还有很多次要影像或与新闻本身无关的影像。一张理想的新闻图片应该新闻的主体影像突出,成为图片本身的视觉中心,而次要影像或无关影像只能作为陪衬,甚至被可有可无地“虚化”。如果次要影像或无关影像喧宾夺主,在构图上成为“主体影像”,则这样的新闻照片就是不合格的。可以说,主题性强调的是新闻图片的表现力。

    6.完整性:新闻事件的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作为新闻主体的人、物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的人、物以及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摄影记者为了过分强调“震撼力”、“感人度”,人为地割裂新闻主体与周边事物的联系,有时甚至将新闻主体本身也割裂开来,此种做法表现在图片上就是只有新闻主体,而没有与之发生联系的周边事物;或者只有新闻主体的局部而没有新闻主体的全部。比如,拍车祸图片,如果只有伤者躺在地上血淋淋的特写镜头,而没有肇事车辆、道路状况的影像,则这样的新闻图片就是残缺不全的,因为读者不仅关心伤者的受伤情况,还关心事发现场的真实场景。要知道,有时过分强调局部,可能会传导一种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在这里,完整性不仅起到了美化图片的作用,更是传递正确信息的重要手段。

    以上的原则适用于有限版面条件的图片选择。在版面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图片选择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如广角镜头与特写镜头、正面拍摄与旁敲侧击、散式物像与聚式影像、动态图片和静态图片等等巧妙地组合、交织,则会起到相得益彰、互相弥补的效果。

    尽管新闻图片编辑有各方面的原则,可是网我认为始终贯穿新闻编辑整个过程的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图片编辑真实性原则。只有当图片是真实的,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才有阅读的意义。所以,其他所有的原则都是力求真实而衍生出来的。

发布于 2022-12-08 23:3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薇薇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