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频制作中应该如何调节乐器的声音呢

stingsmith
stingsmith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6 浏览

    一段精彩的音频能够将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巧妙地融合在一处,而后形成一种能够震撼人心的音乐。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在好奇,为什么钢琴、小提琴、笛子、唢呐等等风格不同的乐器出现在同一段音频中时,竟然会觉得无比协调而好听。其实这一切都跟音频制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因为音频制作将所有的声音糅合在了一起。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音频制作的时候,能够如何去调节乐器的声音。

    在许多情况下,一种乐器单独听起来很悦耳,但仍需进行均衡调节使之频响与其他乐器没有抵触、突出最亮丽的部分,从而融入到作品中去,这就是音频制作的主要目的。我们主要要讲的是底鼓在音频制作中的调节方法。底鼓是一首歌曲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推动着节奏向前进行。这里我们讨论如何处理常见的三种底鼓。第一种我们称之为“80年代蓬头底鼓”,你一定熟悉的:强而有力、富含中频、含有重击的"砰"声,想得到这种比较怀旧的底鼓声音,可以先过滤掉60Hz以下的频率,然后根据情况在78-84Hz提升3到6dB,使之听起来象是敲在你的胸膛上。接下来在1.5-2.5kHz提升大约6dB来增加"砰"声,最后在120Hz降大约4dB。参数可以反复调节直至听起来象"White Lion"的作品。 

    第二种是当今最流行的"Bonham"摇滚底鼓,我通常在120-240Hz提升4dB或更多来得到这种声音,还需要过滤掉1.5kHz以上的所有频率,有时候可能需要在80Hz略降低1-2dB、在60略提升2-3dB。还有一种现在常用的底鼓:比较空、有摩擦声,想得到这种声音,你可以过滤掉100Hz以下的所有声音,在125Hz提升大约3dB,在250-350Hz提升大约4dB。然后过滤掉2kHz以上的所有频率。另外还有一种不常见的乐器叫做钹,它也是一种鼓件。对于这些富含高频的鼓件,可以降低4kHz以下的频率,根据情况提升高频区大约3dB。 

   

发布于 2022-12-09 01:0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stingsmith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