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进化论|南通:从轻纺之都到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基地

zorooo
zorooo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 浏览

中国制造进化论|南通:从轻纺之都到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基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一直在由大到强升级奋进。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稳固,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部分领域已经向全球前沿逼近。同时,也有不少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亟待突破。“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这也是有使命感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奋斗方向。2022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节点。澎湃新闻特别策划《中国制造十年进化论》专题报道,通过走访位于东、南、西、北、中的10座中国城市,采访当地的代表性企业,记录中国制造在过去十年的进化之路。

江苏南通,中央公园。人民视觉 资料图“天地之大德曰生”。1895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开启了南通近代工业文明。百年激荡,南通制造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近10年来,南通制造更是开始蝶变,历史悠久的“轻纺之都”,正加速向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基地转型。2012-2021年,南通市高新技术企业从390家增长到2370家,上市公司从22家增长到53家(含港交所7家),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纺织、新材料、船舶海工、高端装备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实业报国”的气质中,这座城市的制造业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制造业企业又是如何与城市一同奔驰的?7月底、8月初,澎湃新闻记者一行走进南通,探寻南通制造业十年“进化”之路。中国家纺看南通:利用物联网向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在南通海门县(现海门区)三星镇和南通县(现通州区)川港镇(现川姜镇)的界河上,曾经有一座小石桥,被当地人称之为“叠石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有农户开始在叠石桥附近摆摊,出售农副产品,逐渐形成小型集散地。人来人往,在这里交易的商品,也从肉菜禽蛋,逐渐扩展到自家的刺绣、蓝印花布、枕头、被罩等。1970年,叠石桥被拆除,筑成泥坝,市场却更加活跃。多年后,这里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家纺集散地——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纺织业是南通早年最具识别度的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南通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超65万人,各类企业和工商户约8.5万户。作为分支的南通家纺业更是在近年打响品牌。“世界家纺看中国,中国家纺看南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家纺成为南通的城市名片。2021年,叠石桥和志浩两大家纺市场成交额超2300亿元,在全国床品市场占有率远超半壁江山。目前,南通市已聚集了罗莱生活(002293.SZ)、紫罗兰、江苏金太阳等多家知名家纺企业。南通家纺打响品牌的背后,是这一行业在当地的持续升级蜕变。在罗莱生活的智能绣花车间,澎湃新闻记者看到,数台绣花机高速运转,细密的针脚绣下精美的图样。罗莱生活是行业内首次实现绣花自动调面技术并投入规模生产的企业。

罗莱生活的智能绣花车间,绣花机高速运转,细密的针脚绣下精美的图样。 彭艳秋 图车间上方悬挂着生产管理看板,显示着产品工单进度、断线次数、机器状态、机器稼动率等。绣花设备花型通过物联网控制中心无线传输,控制系统对机台生产进度和断线率等生产数据进行实时收集与处理。

罗莱生活的智能绣花车间,车间上方悬挂着生产管理看板,显示着产品工单进度、断线次数、机器状态、机器稼动率等。 彭艳秋 图这个车间拥有120余台自动化、智能化绣花设备,年产绣花针迹约2640亿针。罗莱生活企管经理余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设备的系统集成是罗莱生活自己完成的。通过智能化改造的车间,能节约50%的人工,产能提升30%-40%。“罗莱自2015年起试水智能制造,每年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智能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余寅表示。这也是南通家纺业进化的一个缩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罗莱创始人薛伟斌、薛伟成两兄弟决心到南通办企业,从散卖床罩枕套转变为公司化经营。2000年,薛伟斌在南通主持生产经营,薛伟成则带着研发团队进军上海。到了2004年,罗莱成为了出库销售额第一的家纺企业,从此领跑行业。今年,罗莱已经在建设占地近800亩的“智慧产业园”。“新产业园建成后,如果能实现计划的智能化水平,将完成从生产制造智能化向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余寅说。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院长钱荣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十年前,南通的制造业还相对偏传统,主要是家纺、钢丝绳、化工、造船、造纸、电子产品等。随着时代的进步,钢丝绳、造纸、化工类企业逐步关停或转型,而家纺、造船、电子产品等在智能化升级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今年年初,南通发布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行动计划》),为南通加快建长大三角北翼高端制造基地提供支撑。《行动计划》指出,到2024年,全市57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2%。

2022年1月14日,工作人员在位于江苏南通通州区川姜镇的云仓仓储直播。这里为数十家家纺企业服务,最高年出货单量3000万单。人民视觉 资料图储能十年磨一剑:从纺织轻工到新兴产业集群家纺只是南通制造的一面。南通滨江临海,十多年前,由于缺少大桥、大港,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仅靠渡轮往返。“南通难通”,客观环境的限制使江海的优势难以充分体现出来。近十年,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南通开启了追江赶海、通江达海、腾江越海的时代逐梦之旅。过去十年间,南通的制造业从以传统纺织轻工产业为主,逐步建成“3+3+N”产业体系,即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等3大重点支柱产业,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3大重点新兴产业,N个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张謇先生的不惧艰辛、开拓创新精神在南通人身上再一次得到激扬。近十年来,南通的产业发展脉络表现为向高端化转型、数字化变革、绿色化提升的变化。”钱荣贵说。进入“十四五”,南通进一步聚焦集群建设,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5+3+3”的发展布局(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5大重点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5G、物联网和第三代半导体3个未来产业)。从资源禀赋看,南通沿海风能分布集中稳定,有着较为优越的海域地质条件,风电项目每千瓦工程造价较东海、南海低2000元左右;同时,还拥有港口和航道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南通储能产业起步也较早,集聚了中天科技集团(下称中天科技)、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沃太能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2年,留德归国的袁宏亮通过“江海引才”计划引入南通发展,带着技术、资金和团队来到通州高新区,瞄准光伏和储能系统赛道创办了沃太能源。

沃太能源的自动产线。受访者供图创业前袁宏亮曾在西门子、Fire Energy S.L.等能源企业任职,正值壮年的他意气风发。“新能源发展越快,对于电网的冲击越大,波动性间歇性和不可预见性会越严重,所以一定需要储能。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的结合会成为稳定的电力来源。”袁宏亮这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作为国内首个研发、生产并销售户用储能系统的企业,需要原创性攻克储能云平台及能源管理系统EMS、锂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核心技术。经过两年的技术储备,2014年,沃太能源推出第一套户用储能系统一体机。2016年,诞生了结构更小、装配更方便的二代产品。2017年,沃太能源推出的三代产品实现将大部分功能集成到手机APP上,自主监测每天家庭发电用电情况,并且持续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不断创新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2018年,沃太能源对产品外观设计进行了全面升级,过去只能放在地下室的敦厚黑色物件可以像白色家电一样放进室内。 受访者供图这10年,沃太能源摸爬滚打,从只有3人的小团队到获得包括亿纬锂能、高瓴资本、淡马锡等多家战投和产业资本的投资,产品也从第一套小型储能一体机到实现全功率段储能系统产品的覆盖,业务也已扩展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沃太能源成立的同一年,南通市最大的先进制造企业中天科技,成立了中天光伏技术、中天光伏材料、中天储能科技(下称中天储能)等子公司,正式进军储能业务。中天储能则依托中天科技的资源优势,建设了国内先进的锂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在高性能锂电池领域深耕细作,现已发展为高性能锂电池制造领域的领跑者。

中天储能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2021年,国家“双高”限电背景下,中天科技提出建设“共享储能”方案,利用如东风光绿能,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共享储能,“一站多用”。近年来,以如东、启东等地为代表的南通风电产业,从“无中生有”到发展壮大,从小有名气到蓬勃崛起,与此同时,储能产业迎来了“东风”。截至目前,南通重点储能企业约20家,包括储能电池(电池组)、零部件制造(正负极)、电池隔膜、电解液等企业,为新能源发电侧配套及用户侧的消纳提供支持,2021年储能产业产值超200亿元。新材料、高端装备:“拆”“改”中挑战世界顶尖技术除了高端纺织、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南通也将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培育,并列入“十四五”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这两个板块的技术发展,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中天科技的光纤预制棒和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南通振康)的RV减速机等,就走出“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结束了受制于人的困局。光纤预制棒是生产光纤、制造光缆最重要的基础材料,被誉为光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但这颗“明珠”一度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少数几家巨头垄断。2007年,由沈一春博士带队的8人小组,受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所托,远赴日本求学,用1年左右的时间掌握了预制棒制造的20多道复杂工序,总结了156项标准化作业流程。团队学成归国之后,精密材料公司也紧锣密鼓地筹备。2010年9月18日,成功生产出第一根预制棒,当年产能达到30吨。中天科技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最终拿下预制棒制造全套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所有生产设备的自主化。

中天光纤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中天科技总经理陆伟告诉记者,在鼓励技术创新和尊重人才上,“中天独创建立了知识产权银行,用于每一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提案,经过技术委员会进行审核评比并积分,每年度可以兑现奖金,通过这种方式奖励创新。”从最初的乡镇砖瓦厂,到集通信、电网、海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多元产业格局的集团企业,中天科技集团近十年来,发展迅速,营收从100多亿元增加到超800亿元。作为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RV减速机大部分市场份额则长期被纳博特斯克、住友重机、Spinea等外资企业占据。近年来,众多国产RV减速机企业正在崛起,南通振康就是其中之一。1993年,南通振康创始人汤子康“下海”,要做严重依赖日本进口的CO₂电焊机的核心部件送丝机。年近古稀的汤子康回忆当时情景时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学了技术有饭吃,我就是要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

南通振康的焊接送丝机。 受访者供图汤子康带着技术团队对送丝机的核心部件印刷电机进行了数以千计的开发实验,攻克了数百个技术难关。最终,南通振康研发出来的印刷电机使用寿命提高到4000小时,高出日本同类产品的一倍,而价格仅有其一半,逼得一度垄断市场的日本产品退出中国市场。送丝机成功后,汤子康将目光投向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的RV减速机。汤子康发现,国外高端焊接领域已经开始使用焊接机器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制造业升级,机器换人也在加速。“占据当时机器人造价成本45%的核心零部件RV减速机,依然受制于日本,而日本两家减速机制造商占全世界约80%的份额。”汤子康回忆道。振康引进和改造自动化精密机械加工设备,联合高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制攻关。一钻研就是三四年,振康的RV减速机终于研制成功,2013年正式投放市场,打破了日本产品长达35年“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其在我国的销售价格从每套1.2万元降到6000元。2015年振康的RV减速机开始较大规模推向市场。近年又加大系列产品的开发,已经完成了500公斤以下机器人使用的RV减速机共18个产品。

南通振康的焊接机器人。 受访者供图南通振康办公室主任胡天成告诉记者,这些年每年公司将老产品印刷电机、送丝机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五六十都投入RV减速机的研发销售。胡天成介绍,为证明产品的耐用性和精度,也为客户的工业机器人提供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振康联合专业从事机器人大脑研发的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多款机器人。“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一直以来,南通人文荟萃、靠江沿海,但由于与上海和苏州之间有长江天堑阻隔,交通掣肘,加之传统产业偏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一段时间未能完全发挥这座城市的势能。2008年苏通大桥通车后,南通经济步入快车道。2011年,再进一步,崇启大桥顺利通车。2020年7月,备受瞩目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建成,沪苏通铁路同步通车,南通与上海迎来“强链接”。同年,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南通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加之通航近30年的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南通正式迈向“双机场时代”。与之相伴的是,近十年,南通的制造业产业,渐呈燎原之势。除了家纺、新能源储能等,南通的船舶海洋工程、集成电路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南通突出创新转型,持续追赶超越,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加速构建,天鲲号(上海振华重工启东公司)、全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招商重工海门基地)等大国重器相继交付,中远船务海工研发项目、通富微电先进封测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活跃度不断提高,推动南通在十年间连续跨越7个千亿级台阶,2020年,南通GDP成功破万亿,2021年达到11027亿元,迎来南通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考察调研时说,张謇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在南通振康的一间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字帖,上面写着张謇先生的经典语句: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这便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实业报国,“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发布于 2023-01-27 20:1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zorooo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