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将来袭,你想念顺风车了吗?

其实,在滴滴事件发生前后,城市出行的顺风车需求一直都有。以我个人观察来说,现今通过BBS来解决拼车的还大有人在,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各大城市的生活论坛和58同城旗下的全国拼车网,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发布拼车信息,更不要说为数众多的微信群和QQ群里的拼车。
顺风车助力春运
又是一年春运到来。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21日开始的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其中,铁路4.13亿人次,增长8.3%;民航7300万人次,增长12%;水运430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数据还指出,道路客运受高铁通车里程持续增加、民航航班加密和私家车出行量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预计道路客运24.6亿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私家车出行量快速增长,也会导致顺风车需求的提升。
滴滴去年春运的顺风车数据,如果抛开客观因素,以运力来看,春运中顺风车的占比已经很大了。2018年春运(2月1日-3月12日),共计3067万人次乘坐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相当于民航在春运40天运力(6541万)的46.9%,等同于增开了45913列8节动车组和170388架波音737飞机。
而且这个运力是极速增长的状态,2016年和2017年滴滴顺风车春运的旅客人数加起来只有1038万,这说明在铁路、道路客运、飞机之外,顺风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又一选择。
嘀嗒拼车官方去年的一组数据显示,顺风车返乡和返程的平均拼车距离为352公里,平均拼车费用为233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公里只需要花费0.66元,且拼车距离越长越划算。
顺风车平台该如何做?
在滴滴顺风车仍下线整改的档口,整个市场只有嘀嗒一家规模较大的顺风车平台,不过不久前哈啰出行也宣布,正在筹备自己的顺风车业务。
顺风车这一业务,从理论上说是共享出行的最好模版,但由于之前的恶劣事件导致社会对顺风车的看法和态度发生了很不好的转变。而另一方面,顺风车需求又真实存在,如何兼顾需求和安全,是今天顺风车平台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
此前,交通部曾明确规定,顺风车和网约车是不同性质的出行。顺风车仍是私家车,不能从事营利为目的的出行活动。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顺风车)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件:一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二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而且驾驶员提供合乘服务每车每日不超过2次。
也就是说,顺风车不以盈利为目的,那么按照通勤计算,每日最高也就2次,这完全符合顺风出行的常规。这就要求顺风车平台在运营时要明确限制,注册车主的出行次数。
去年11月,交通运输部通报了对滴滴进行专项检查的处理意见。专项检查发现,滴滴顺风车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包括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产品“社交化”定位等。
由此可见,安全仍是顺风车最应该重视的首要问题。去年12月初,滴滴曾通过声明对外公布过一份顺风车整改措施,包括7个方面27项措施,其中首位即是加强顺风车安全管理,例如:去除社交功能、建立并加强出行类新产品的安全评估制度等。
有前车之鉴的哈啰,则是在车主认证和接单方面加强了管制措施,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杜绝社交功能,针对车主审核建立一整套严谨且完整的审核标准、设立7*24小时安全应急专线、技术化的安全预警等,另外,在车主接单时哈啰还会进行一项人脸识别检测。
有关其他安全性问题,鉴于哈啰顺风车目前还在筹备阶段,外界也无从知道更多。不过顺风车这一普遍被接受的交通方式,我想更多人是期待回归的吧。
本文由 @王大福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