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的目的(媒体“网事”)

chailh
chailh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1 浏览

新媒体运营的目的(媒体“网事”)

此前,北京昌平App的问政平台上出现这样一条留言,接到诉求后,昌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了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走访了解情况后,昌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提出了加强直梯标识的解决方法,并督促商场尽快落实。

媒体“网事”

新媒体运营的目的(媒体“网事”)

他带着各个平台的编辑,24小时不断更新记者从新闻现场带回来的一手信息;他与大家24小时守候在后台端,将群众提出的一个个诉求反馈给职能部门;他经常和大家“头脑风暴”,只为向群众讲述有速度也有温度的故事……

他就是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副总编庄超。

2017年,昌平区启动区级融媒体改革,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成立,新媒体中心应运而生,庄超成为其中一员。

他与大家并肩携手,以北京昌平App、昌平圈、抖音、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为纽带,聚集起了强大的线上力量,以网络“小纽带”为群众构筑生活中的种种“小确幸”。

#1

30万粉丝、百万级阅读量

昌平圈为群众谋“福利”、让大家享方便

早上不到九点,庄超已经拿起本子,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头脑风暴。他是新媒体中心的副总编辑,每天早上的选题会上,他都要与大家一同定选题、想报道方案,再逐一分配、逐一落实。

2008年,庄超大学毕业,如愿成为了一名记者,主要报道民生相关领域新闻。谈及为何如今成为一名新媒体编辑,庄超回忆,当时恰逢新媒体行业盛行,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他意识到,自己也应该紧跟形式,加快转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依托做记者过程中积累的经验,2015年,庄超转型成为一名新媒体编辑,并于当年4月开始策划微信公众号—昌平圈的运营工作。

昌平圈属于生活类微信公众号,主要关注和推送昌平本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类信息。“要推荐这些信息,作为新媒体编辑,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为了给大家提供新鲜实用的信息,庄超经常拿上本、带上笔随时出发,去街上看看有没有新变化,去对口单位问问有没有新举措,问问群众有没有新诉求。

长时间的“扫街”收获颇丰,带着一手资讯,庄超赶忙回到单位撰稿、排版,并通过昌平圈微信公众号完成推送。

“我们很早就关注‘昌平圈’了,里边不仅有餐厅推荐,还时不时推送不少好玩儿的地方,这些信息对爱吃爱玩的我来说都很有用。”小刘是土生土长的昌平本地人,也是昌平圈的“老粉”,提及昌平圈带给她的帮助,她滔滔不绝地说着。

除了推送一些生活类信息,庄超还与部门同事一同策划了“萌宝大赛”、“摄影大赛”等不少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在昌平圈微信公众号中征集报名、发布信息,吸引了不少群众的参与。

一路走来,截至2023年2月底,昌平圈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已达30万,2022年阅读量超二百万,这样的成绩让庄超内心喜悦之余,压力倍增。“新媒体平台运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大量新鲜有用的信息,为群众谋方便、谋幸福。”

从新媒体编辑到副总编辑,庄超坦言,自己成长了不少,对新媒体的理解也深刻了不少。

他说,微信公众号粉丝群体覆盖范围较广,且关系群众、事关民生,自己会与同事们一同多做接地气的新闻策划,给大家带来更实用的信息,提高粉丝黏性,扩大公众号的影响力。

#2

网上问政、线上反馈

北京昌平App

“听”民声、解民忧

除了庄超负责的昌平圈微信公众号,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还搭建了不少平台,它们24小时不间断发布着“冒着热气”的一手新闻,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真正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作用,北京昌平App就是其中之一。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表达诉求、提出意见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网络问政渐渐成为政府改进工作的推进剂。

新媒体运营的目的(媒体“网事”)

为搭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助力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018年,北京昌平App诞生,并由庄超所在的新媒体中心负责运营。

庄超介绍,北京昌平App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大家的信赖。

“乐多港万达广场的电梯只有下行,非常不方便,希望改善。”此前,北京昌平App的问政平台上出现这样一条留言,接到诉求后,昌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了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

“出于人流量和运营成本的考量,商场在工作日只开通下行电梯,但周末会同时开通上下行电梯,商场也有直梯供大家选择。”走访了解情况后,昌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提出了加强直梯标识的解决方法,并督促商场尽快落实。

“问题刚反映完不久,商务局的工作人员就联系了我,询问情况并告知我解决方案。”从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仅过了72个小时,北京昌平App后台的快速处理、职能部门快速的反馈都让刘女士赞叹不已,“这个App很好用,我已经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

北京昌平App的问政平台为政府和群众搭建了沟通桥梁,庄超介绍,截至目前,问政平台已收到各类诉求达5万条,回复率100%。此外,北京昌平App已推送信息9万余条,下载量达120万。

#3

全方位、交叉式

多平台矩阵讲出好故事、传递好声音

不仅仅是北京昌平App的问政、昌平圈的生活,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政务与民生“双管齐下”,在App、微信公众号、网站、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共同推动下,全方位、交叉式地讲着昌平好故事,传递着昌平好声音。

可吸入式疫苗以“亲历者”的第一视角,从现场流程、接种体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采写,当晚,稿件便在北京昌平App中进行了推送。

疫情的特殊时期,宏福苑社区群众唱响鼓舞之歌,新媒体中心各个平台“头脑风暴”策划报道,并最终在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北京昌平抖音账号等平台播放,互动量上万条,累计播放量破千万……

新媒体中心以全平台矩阵模式,将带有速度和温度的故事讲出去,也把正能量、好声音传递给了更多人。

“当时看到那个视频,我热泪盈眶,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大家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小李既关注了北京昌平、昌平圈微信公众号和抖音,也下载了北京昌平App,时常会想起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在宏福苑社区发生疫情之际策划的短视频。

她说自己印象深刻,“很有感召力,看完之后我也深受鼓舞。”

不仅是小李,在各个平台的评论区、留言区,数条留言暖心又温馨,也为当时处于管控状态的宏福苑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信心。

衣食住行全覆盖、吃喝玩乐有参考……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以各个平台为纽带,以服务民生为宗旨,通过网络传递着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开展着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着昌平群众的生活,也为群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利。

据了解,目前,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各平台粉丝量累计达400余万,话题互动量超过5000万,2022年文章阅读量9.5亿。

庄超说,未来,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还将继续以媒体深度融合为统领,优化新闻产品服务,报道更多身边事儿,讲好更多身边的故事,传递更多好声音,为昌平区的群众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信息。

文/本报记者 孙丽萍 实习记者 朱美怡

新媒体运营的目的(媒体“网事”)

发布于 2023-05-24 21:3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chailh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