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性质、指导思想及其破产标志

企业回收中心
企业回收中心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1 浏览

一、洋务运动的性质、指导思想及其破产标志

洋务运动不正确之处也就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但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这就决定了洋务派企图通过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必然失败的命运。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派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3、洋务运动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仍是封建衙门式的,经营不讲效益,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盗窃、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

此外,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一闻修建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

二、洋务运动专著

1.《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作者:陆建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罗志田,北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华师大思勉高等研究院教授。

内容简介:辛亥革命99周年之际,六位在不同领域对这段历史有深入研究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将视角前移至革命的对立面,审视清王朝的最后岁月。山雨欲来的不确定感贯穿着晚清的最后十年,且看六位学者共议清政府豪赌改革的十年,那部事与愿违的历史如何展开。

2.《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是201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沟口雄三。

内容简介:《沟口雄三著作集: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的意图就在于要从这些无奈之走向自由。即:对欧洲既不是抵抗也不是追随。如果是已经接受了“近代”这个概念,那么索性就使其在亚洲实现本土化。

亚洲与欧洲原本就“体质”迥异,但如果要在这样一个与欧洲异质的亚洲寻见“近代”的话,那就只能上溯到亚洲的前近代,将其确定为渊源,也就是说,依据亚洲固有的概念重新建构“近代”。

3.《天朝的崩溃》

《天朝的崩溃》(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200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茅海建。主要讲述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史实。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4.《流产的革命》

流产的革命(1927-1937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作者易劳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本书透视了1927-1937年蒋介石在中国统治最初十年的历史,分析了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基础,指出蒋介石政权与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联结之点,分析了国民革命失败的内在原因。

5.《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版主要介绍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

内容简介:黑格尔和马克思都说过,巨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经常两度出现。中国近百年来的许多规律、因素、传统、力量等等,直到今天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

中国近代思想在短短几十年内,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像雷奔电驰似的,越过了欧洲思想发生成熟的数百年行程。从洪秀全到鲁迅,本书论述的是中国近代走向未的浪潮。

三、洋务运动产物

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2、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3、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洋务运动发生原因: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强大冲击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物质基础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思潮是思想根源

(4)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的产物。

四、洋务运动颁布的法律

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民用企业的含义:民用,指的是生产民用商品的企业。如生产面粉,盐,等的企业就是民用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五、洋务运动具有什么等特点

洋务运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有以下特点: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机器生产,取代了中国以往的手工劳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培养了新式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并刺激了中国的思想近代化。

2、洋务运动筹划了海防,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效仿西方研制枪炮等近代武器,开启了中国军事、国防的近代化.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4、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辟道路。

六、洋务运动的主权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历史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历史现象有着自己的复杂性,就拿洋务运动来说,从清政府的角度,洋务运动远远没有达到期望中的富国强兵,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但是从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说,洋务运动又是成功的,因为它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提高了中国的现代化程度。

 

其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答案,分析的有理有据即可,但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主要是从中国自身寻找原因。

·指导思想的局限

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以中国的伦常思想为本,辅之以西方的科技和机械为用,然而西方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中国,不改变教育和观念,科技也就不会有本质的进步,这个指导思想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政治制度的束缚

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动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着慈禧太后的支持和一些封疆大吏自身的作用在进行,洋务运动的一些措施缺乏制度的配套,很难会顺利进行。

·洋务企业的失败

洋务运动在“自强”和“求富”的口号下,创建了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是这些企业的创建是没有系统计划的,而是在各种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比如北洋舰队和国内缺乏优质煤炭,李鸿章就主导创办了开平煤矿。另外,洋务企业的经营也存在各种问题,各个洋务企业就像衙门,非专业的官员指导专业的技工,再加上贪污横行、洋人欺骗等,内部管理混乱不堪。总之,洋务企业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现代化制度。

·改革人才的匮乏

洋务运动过程中,虽然创建了一批新式的学堂,派遣了一些留学生,但是杯水车薪,而且教育是一个长期才能见成效的过程,况且这些新式的教育改革频频被保守派攻击,当时教育的主流依旧是读圣贤书,通过科举考试去做官。

·社会环境的保守

洋务运动进行的时候,当时的整个社会依旧是不开放的状态,落后封闭是常态,很少有人真正熟悉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教育和信息传播的落后,使得很多中国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洋务,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朝廷中存在众多的保守顽固派就不稀奇了。换句话说,洋务运动只是在表面搞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很难会有实质上的效果。

 

最后,关于洋务运动的意义。洋务运动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毕竟做了一些事情,当然会产生一些积极作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政治方面

洋务派在一潭死水的政坛掀起了一股改革的风气,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冲击到君主专制制度,但对后来的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产生了影响。

·经济方面

洋务派创建的洋务企业,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育方面

洋务运动打破了科举取士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的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人才。

·军事方面

洋务运动不仅创办了军用工业,还建立了新式的军队,促进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虽然创建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但是近代中国的军事国防已经走上了一个现代化的道路。

七、洋务运动主张利用什么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

“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八、洋务运动的提出者是谁

第一个提出洋务运动的是魏源

发布于 2023-07-04 00:0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企业回收中心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