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池
一、企业专利池
总的来说,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与反垄断法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反垄断法的出台不会直接引发知识产权法律的修改,但可以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一些补充和修订,使其与反垄断法协调一致,以便于两者在法律适用上的衔接。至于具体修订,我想主要还是集中在知识产权法律与反垄断法的衔接条款。比如,在知识产权法律中增加一些指引性条款,规定行使知识产权行为限制了相关市场竞争的,适用反垄断法。再比如,由于专利涉及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因此专利池制度可能更适合规定在《专利法》中,如规定核心专利的界定,以及专利池中专利的流入与流出机制等。但同样,如果滥用专利池行为,限制了竞争,专利法中应有相应条款,指引到反垄断法加以规制。否则,就在专利法的框架下解决滥用行为。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引起了在华外资企业的关注和担心,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无论是在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数量上,还是在知识产权的产出上,在华外资企业都比国内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那些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其行为可能更容易受到关注,这种情况与其他施行反垄断法的国家是一样的。
一方面,反垄断法的出台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一些企业的失范行为,企业自然受到了更多限制。另一方面,尽管反垄断法更容易关注那些规模庞大的企业,但我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反垄断法并不针对大企业的垄断地位,当然也不特别针对由知识产权所获得的这种垄断地位。同样,权利人不会由于拥有某项或某几项专利而被认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即使因拥有知识产权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这种支配地位本身也并不违法,是否违法仍需进行细致的市场分析加以确定。由此可见,无论行为是否涉及知识产权,适用反垄断法的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因此,企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只要没有严重损害竞争,即使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反垄断法也不会予以干涉,而是交由市场来解决。因此,反垄断法只是为市场的竞争环境缔造一个合理的法律底线,而不是打压跨国大型企业的武器。
二、企业专利管理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是是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行政级别为副部级。
负责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负责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注册登记和行政裁决,指导商标、专利执法工作等。
三定方案见词条:国家知识产权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三、企业建立专利权管理系统的目的
专利保护从实质上说就是一种用技术换市场的行为,即:通过公开研发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市场的垄断。所以,专利保护是以破坏技术方案的秘密性为代价的。
所以专利申请人必须将技术方案公之于众,这样才有可能获得专利的授权。
四、企业建立专利权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978年7月,中央作出了“我国应建立专利制度”的决策。根据这一决策,原国家科委开始筹建我国专利制度,从1979年3月开始制定专利法。
1984年3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5年4月1日,即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中国专利局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专利申请3455件,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誉为创造了世界专利历史的新纪录。中国专利法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创新成果。在大多数国家,专利法仅保护发明,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单独立法。我国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保护规定在一部法律中,都称为专利,是我国专利法立法体制特色之一。
专利法制定后经历了两次修改。1992年9月,为更好履行我国政府在中美两国达成的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中的承诺,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2000年8月,为了顺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
2005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工作的准备工作。2008年1月,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被列入国务院2008年立法工作计划。2008 年12 月27 日,我国《专利法》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下称2008 年《专利法》)。修订后的《专利法》将于2009 年10 月1 日起施行。与前面两次修订相比,这次专利法修订,主要是国家自身发展需要的体现,而这突出地表现为提升专利法在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
《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涉及的内容相当多,但其总体风格是基于总结我国专利法制工作经验, 出于中国自身发展需要, 更加充分地保护国内外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兼顾社会利益的平衡, 促进专利制度功能和作用在中国更好地发挥。从具体的修订内容看,此次修订特别重视提升专利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 以及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法》修正案通过后,舆论普遍认为,鼓励创新能力提高和加强对专利权保护,是这次《专利法》修改的主旋律,贯穿于专利法的始终。因此,这也可以视为《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的主要特点。
五、企业专利权的申请与保护
目前,侵犯专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是一方面,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又是另一方面,那么应该如何保护专利权呢?1、认真实施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法规、2、增强专利权法律保护的意识、加大专利权保护的国内和国际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力度。3、鼓励专利申请、国家应当出台一系列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专利的措施,让专利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造福于民,尤其要注重到国外去申请专利,以更好地保护专利权。4、建立完善的专利转让机制、5、加强专利权海关保护的力度、6、重视专利权的国际保护。总之,专利侵权行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享有知识产权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权利受到损害时,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享受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加大了专利权的保护力度。在法律和专利申请方面做到位,才能保护自己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