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和商标权的区别
一、著作权和商标权的区别?
第一,保护的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是供人们欣赏、学习和阅读的作品,如小说等;商标权保护的是用于区别不同生产经营者和不同商品的商品和服务标记,如海尔等商标。
第二,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著作权法可以保护两部主题相同的作品,只要这些作品具有独创性。但商标法不会保护在同一种或同一类商品上的两个相同的商标。
第三,权利产生方式不同。著作权通常自动产生,不必经过任何登记或审查程序;商标则必须依法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后授予合法申请人。
二、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的区别?
知识产权就包括商标。而商标是知识产权一部分,他们没有区别。
三、著作权和商标权冲突?
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时,应当保护合法在先权利。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以外观设计专利权、作品著作权抗辩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若注册商标的申请日先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日或者有证据 证明的该著作权作品创作完成日,商标执法相关部门可以对商标侵权案件进行查处。本条规定了商标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作品著作权冲突时的处理原则以及保护日期的比较基准。外观设计是指汁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 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易与构成商标的要素存在交叉,当权利分属不同权利人时会产生冲突。 著作权法中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 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著作权自作品完 成之日起产生,自愿登记。由于构成商标要素的文字、图形 或者二者的结合本身可以构成美术作品,即可以成为著作权 保护的客体,当商标权利人与著作权人不是同一人时,也可能产生商标权与著作权的权利冲突。 本条第一款明确了保护合法在先权利的原则,即商标执 法部门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时,若当事人提出在先权利杭辩的,执法人员应当对在先权利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查、核实, 付当事人的行为属于合法行使在先权利还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作出判断,第二款明确了以商标申请日为比较基准。商标申请作为一种期待权,申请人最终期待的完整权利是注册商标专用权。只有商标获得注册、商标注册人的最终权益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商标申请日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基于商标申请本身的性质、作用和保护在先权利原则,一方面,商标申请日在专利申请日之前,客观上存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模仿、复制在先申请商标的可能,继而可能导致外观设计的新颖性丧失:另一方面,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时该商标已核准注册并有效的,商标执法部门可以依据商标法径行处理相关案件。
2009年11月9日,原工商总局作出的《关于如何处理商标专用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冲突问题的批复》(工商标 函字〔2009) 291号)指出:“商标专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分别受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这些权利的取得与行使,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侵害他人的在先权利。外观设计专年J对他人在先商标专用 权构成侵害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商标法及其实施 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作出处理。“
《标准》在该批复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申请日作为在先权利的判断基准。对于作品著作权与商标权冲突,因涉及著作权客体是否构成作品、当事人是否为著作权人或者其他有权主张著作权的利害关系人、相关当事人是否接触过作品或具有接触的可能性、 商标与作品是否相同或实质性相似等因素的判断,故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案件的处理较为复杂。因此,本条第二款仅对商标申请时间早于作品完成日期的情形作出规定,若涉及其他情形,要结合具体案情处理。
四、知识产权、版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区别?
1、保护对象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是供人们欣赏、适用的作品,保护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表现形式,不保护思想、情感和观点等内容本身;
商标权保护的是用于区别不同生产经营者和不同商品的商品和服务标记;
专利权保护的是发明创造。属于思想/观点内容范围,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2、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
著作权法可以保护两部主题相同的作品,只要这些作品具有独创性;
商标法不会保护在同一种或同一类商品上的两个相同的商标;
专利法不保护主题内容相同的两个发明创造。
3、权利产生方式不同
著作权是自动生成的,创造完成就自动享有版权;
商标权和专利权都必须依法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后授予合法申请人。
4、权利内容不同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
商标权内容包括专用权、禁止权、标示权、许可权、转让权等;
专利权包括实施许可权、标示权、转让权等内容。
5、权利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其他权利的保护期(除特殊作品外),如果是公民的作品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单位的作品则为发表后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从商标核准登记起计算,期满后可通过一定手续延伸保护期;
专利权的保护分别为发明专利20年,外观设计专利15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均从申请日起计算。
五、知识产权,如商标和著作权,资本化的成本包括哪些?
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品牌和技术诀窍的内在的广义的无形资产,这些资产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要如何把这些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知识产权资本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人民可以通过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而实现其价值与资本的转换。
一般来说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常见方式是出资与证券化。出资指是将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折算成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使之成为资本,用于增添本单位的自有资本或者用于对外投资,并实现其价值,以晋升企业单位的核心竟争力和增长单位经济收益;同时,也包括将其中一部分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奖励或分配给职务知识产权的发明人,设计人及其主要实施者;证券化包括将职务知识产权转收益和实施收益中奖励给发明人,设计人及其主要实施者的那部分现金折算成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并享受起收益。
因此,也就可以说、知识产权资本化,就是知识产权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及其收益分配的过程。
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产权都能或者值得资本化的,知识产权要资本化是有条件是:识产权的价值能够准确而切行地被评估及知识产权的价值在将来(一定期间内)具有获利可能。
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交易状况不佳,技术、商标、版权并未真正流向最需要它们并且能发乎它们效益最大化的地方。
因为,人们首先要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然后才能交易,而知识产权并不像有形财产那样容易被人发现,这就加大了知识产权搜寻成本。知识产权具有唯一性特征,不像有形商品那样被批量生产,这样,即使当事人找到了满意的知识产权,但双方身处异地,协商谈判成本也由此增加。
为减少搜寻成本、协商谈判成本,实现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最优化,就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借助该平台,当事人可以轻松查询所需要的知识产权;还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协商议价,进而减少谈判成本,最终实现知识产权资源最优化配置。
六、商标权和著作权冲突怎么判断是否侵权?
商标权与著作权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产权,分别由《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予以保护。
在实践中,可能发生两种权利冲突的情形,具体是指著作权和商标权都具有合法性,在对两者未进行协调或者处理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对抗。对于这样的权利冲突,解决的基本原则是“权利在先”原则,即对在先的权利给予保护,而在后的权利可能被认定侵犯在先权利。《商标法》第31条规定的“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此处的“在先权利”,即包括了在先成立、生效的著作权。
七、知识产权和著作权是一个概念吗?
知识产权包含著作权,而著作权只是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两者的区别在于:著作权又称为版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知识产权的概念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的,定义也比较抽象。具体你可以参考国内的一些大学教材,或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就是WIPO所做的定义。它的外延是非常广的。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两部分。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等。但在我国但原产地名称不是智力成果,专有技术和不正当竞争只能由反不当竞争法保护,一般不列入知识产权的范围。
八、如何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想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就不要轻易侵犯他人的专利,比如名牌货,我们就不能未经授权就套用在自己产品上,或者注册一个近似的商标去傍名牌;又如专利,不要在明知侵权的情况下,未经许可就使用他人专利技术;又如著作权,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文字、图片、作品等,想要转载或使用他人作品时,就要先经过对方的授权,这就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否则你就有可能遭受到对方的起诉、甚至赔偿。
九、知识产权包含著作权吗?
包括。著作权属于是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十、一个图标能不能同时拥有著作权和商标权?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分别进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