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国务院将审议营改增方案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13日在“部长级渠道”上透露,两会结束后,预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很快审议改革方案。“审查后,我们将配合财政部尽快发布并公开实施该计划。制定一系列促进改革的措施,让纳税人可以效仿。”
王军介绍,与过去相比,营改增的改革涉及面较大,有近千万纳税人;时间紧,实际准备时间不足两个月;首次涉及自然人缴纳增值税征收管理,如个人二手房交易;现在还有很多过去没有接触过增值税的新纳税人,税务机关准备的任务很艰巨。他说,国税和地税将共同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度过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纳税人的“最后一厘米”。税务机关也会尽力帮助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和充分咨询,帮助纳税人熟悉政策。同时,6月份的纳税申报期限从6月15日延长至6月25日,更方便纳税人纳税。此外,国税服务大厅将开通绿色通道。
自2012年1月1日起,中国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启动“营改增”试点。此后,在国务院的统一安排下,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交通、邮政、电信和一些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试点范围要扩大到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等行业,所有企业新增房地产所含增值税要纳入抵扣范围,确保各行业税负不增不减。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张连起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还有四个行业没有完成营改增。营改增在这四个行业的全面实施,意味着营业税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原有的重复征税现象将不复存在。营改增涉及近千万纳税人,纳税人人数占参与改革纳税人总数的80%。”
张连起告诉记者,营改增后,金融业将从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税率可能为11%。未来房地产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减税的效果非常明显。投资可以扣税,真正达到鼓励投资的目的。同时,它不仅促进了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产业分工的优化。
「为确保不同行业的税务负担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我们需要一些过渡性措施,以确保每个行业的税务负担不会因短期内缺乏进项税扣除而增加。要把减税减少到位,坚决不多收,过渡政策跟上。”张连起说。
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说:“在制定四大产业改革的细则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改革难点。”。“第一,大量的企业纳税人变成了增值税纳税人。一方面,在税收征管层面,要协调地方税务局和国家税务局的管理衔接;另一方面,在纳税人层面,企业需要在经营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发票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二,各行业的经营形式复杂。在设计“营改增”试点方案时,既要照顾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又要考虑增值税制度的规范。三是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既保证各行业税负减轻,又兼顾财政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