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起:把营改增从减法做成加法

mm999
mm999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7 浏览

作为财税改革的重要举措,营改增显然不应该单独进行。而是根据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与其他改革相协调,与其他改革一起实施,避免单方面的体制改革影响效率。

从2012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营改增”政策,并逐步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交通、电信、邮政和一些现代服务业。1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2016年,营地改革将全面推进,这意味着四年的艰苦奋斗即将结束。

减轻企业负担,放水养鱼

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的亮点,也是稳定增长、调整结构的关键。为了抵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稳定增长,调整结构,财税体制改革是激发更大市场主体活力的有力武器。把握改革的政策导向,通过全面推进营改增、放水养鱼等改革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为鼓励社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和创新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在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中节约宝贵的税源,以短期财政收入的“减少”换取可持续发展势能的“增加”,为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和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营改增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了重复征税,纳税人负担明显减轻。营改前期试点取得积极成效,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试点纳税人580万人,累计减税5939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直接减税2845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加抵扣减税3094亿元。

营改增的加分点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持续改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0.5%,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54.8%,比第二产业高9.7个百分点。服务业支撑了中国一半的经济发展,营改增功不可没。

目前,改革阵营未覆盖的领域包括四大产业:金融、建筑、房地产和消费服务。今年,企业将再次迎来大规模减税,这无疑将有助于企业抵御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度过难关。全面推进营改增,一举两得。从短期来看,全面推进营改增将有助于企业减轻负担和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从长远来看,优化和完善税制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

也是很多企业期待已久的全面推进营改增工作。有了这个“定心丸”,企业才能更好地规划市场运作和未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分阶段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安排,其中有一定的空用于减税。政府宁可借钱保证民生支出,也要实施大规模减税,可见中央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目前财政收支压力很大。要把应对现实挑战、促进长远发展与实施改革、解决关键问题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利益壁垒,同心同德推进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把好钢放在首位,用改革的新成果谱写发展新篇章。

改革阵营,降低税率是关键

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税种,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独享的最大税种。营改增不仅关系到税收的整体稳定,也关系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分享。

目前只有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没有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虽然只有四个行业,但营业税规模高达1.34万亿,占所有行业营业税总额的78%,仅房地产行业的营业税就高达5200亿。相比之下,这四个行业的增值税只有227亿。可以说,这四个行业营改增的成败,是由营改增的落地决定的。

按原计划,营改于去年底结束,但实施相对缓慢。财税体制改革进程放缓,营改增等税制改革滞后于进度,主要是因为财税部门在经济下行时倾向于少动少静,以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然而,结束阵营改革的滞后与经济形势不相适应。在经济低迷时期,减税是最重要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企业减负措施调查中,企业对出台“减免税”政策的呼声最高,反映这一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80%。从理论上讲,将整个行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只对经营项目的增值税征税,可以在流转税环节起到普遍减税的作用。这也是一直呼吁营改增的学术界和业界的初衷。国务院要求全面实施营改增,是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一旦营改全面推进,已经纳入营改的行业受益更多,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比如建筑、房地产行业纳入营改增之前,生产企业在收购工厂时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房价中的营业税需要计入成本;建筑业、房地产业一旦纳入营改增,购买工厂时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房价不再包含营业税,包含的增值税不需要计入企业成本。

金融业目前缴纳5%的营业税。一旦纳入营改增,增值税税率可能会上升到6%,从税率上来说高出1%。但考虑到可抵扣的投入,实际税负不一定会上升。如果金融机构投资,大量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投入抵扣,有利于平衡税负。

当然,谈论营改增减少的名义税负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在劳动报酬和佣金领域的名义税负如此之高,以至于企业和劳动者使用各种合法、法外或非法手段逃税。营改增要成功,必须正视大量隐性逃税行为。只有系统地大幅降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名义税率,最大限度地确认投入扣除,才能通过营改增降低实际税负。

总之,要以营改整体推进为契机,培育税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全面、务实推进,在推进过程中绝不推开、打折扣。作为财税改革的重要举措,营改增显然不应该单独进行。而是根据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与其他改革相协调,与其他改革一起实施,避免单方面的体制改革影响效率。营改增的改革不仅要发挥更好的作用,还要为其他改革积累经验,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有这样,营改增才能从减法中加入。

发布于 2023-12-31 09:5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mm999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