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秒懂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转出
首先,什么是销售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产品的税价是117元,你有权利把产品送人,但是你没有权利把17元的税送人。这17块钱只能归税务局所有,也就是需要交税,这就叫“仿佛是销售”。所以国家有规定:你的产品,不管是送人,投资国外,还是自己留存,都要和卖出去的一样纳税。其实也算是销售,是国家舍不得送税做出来的。
Assi salsa:怎么跟学生说怎么把销售当销售,我就不懂了。。。最后希望马老师启发了我,牛满脸!
草子小白子:[哈哈]太好理解了。如果是马老师教的就好了。
二、什么是进项税转移
有朋友问我什么是进项税转移,根本原因是不懂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是因为什么原因可以抵扣?并不是因为增值经营活动结束后你要重新缴纳销项税。不扣的话,要交两次税,损失很大。但如果未来可抵扣进项税不产生产出,即不再纳税,不转出,政府会吃什么?
进项税转出是指当企业采购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且采购的货物发生了不同用途的变动时,税务局不允许扣除“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科目中记录的借方金额。通过借记相关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科目,增加“应交税金”科目的贷记金额,达到不抵扣的效果。
黑贾母:非常感谢,马先生。你终于把这么久不懂的名词解释清楚了。
尧尧爬着说:马老师讲的简单明了,我是在实践中才体会到的[嘻嘻]。
马靖昊说会计:只要你学过会计,基本还可以,智商正常。现在我有办法让你在一天内了解所有会计分录。
回我:马老师讲得很好。先说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问题。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马靖昊会计说:不好意思,我还是请著名会计专家徐志摩先生给你讲讲吧。[酷]
徐志摩:我悄悄的走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就像我悄悄的来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我挥了挥袖子(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一片云彩也没带走(利润)。
三、如何判断增值税是作为“销售”还是“进项税转移”处理
对于某个经济事项,增值税“视同销售”和“进项税转出”不能并存,即“视同销售”,绝对不能“进项税转出”;“进项税已经转出”,一定不能“视同销售”。正确区分增值税与货物销售、进项税转移有两个标准:一是是否增值;第二,是内部增值还是外部增值。
1.看是否增值。如果是增值,一切都算销售。
生产的产品和委托加工的产品都属于增值,内部(消费、员工福利、不征税)和外部(分配、捐赠、投资)均视为销售,计算销项税。
2.如果不增值,那就看是对内还是对外,不能内部抵扣(进项税要转出),对外视同销售。
采购的物资,不属于增值的,不得从内部投入(消耗、职工福利、用于免税等)中扣除。),并应转出作为进项税。材料对外采购(配送、捐赠、投资)的,视同销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销售行为中容易混淆,难以准确判断,可以判断如下:
1.所有生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应视为对内和对外销售。
2.所有购入的商品,只算对外销售,不算对内销售,进项税要转出。
四.会计
本文以会计准则为基础,逐一分析了销售税和进项税的会计处理。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利用非现金资产(外包、加工不成功或自产)对外投资、对外捐赠、债务抵销、换成其他资产、分配给股东、奖励员工、作为样本送给他人等。由于非现金资产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应当作为销售(或处置)的公允价值处理,并确认当期损益。对于管理部门使用的资产产品、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对外租赁、同一法人实体内企业组织之间的转让,所有权未转移,不确认损益。
为了比较方便,我们假设自产商品消耗原材料1000元,对外销售价格2000元。下面的例子就是按照这个量来分析的。
(a)作为销售的会计处理。
1.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使用自产或委托商品,如在建工程使用自产商品。
分析:由于货物所有权未转移,会计不确认损益;但增值税法规定,改变用途需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按规定的公平价格=2000×17%=340元计算。
借:在建工程1340
信用:库存商品(账面价值)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
2.将自产、加工的商品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集体福利。
分析:因用于集体福利,货物所有权未转移,会计不确认损益;但税法规定,改变用途需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按规定的公平价格=2000×17%=340元计算。
借:应付员工工资-福利费1340
信用:库存商品(账面价值)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
再比如个人消费:由于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会计上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损益,符合增值税法的规定。
借方:其他应收款(或相关科目)234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元
信用:库存商品1000
3.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提供自产、委托或者外购的商品作为投资,例如用于投资。
分析:由于商品所有权转移,在会计核算中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损益,符合增值税法的规定。
确认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234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元
信用:库存商品1000
4.向股东或投资者分发自产、委托或购买的货物
分析:由于商品所有权转移,在会计核算中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损益,符合增值税法的规定。
借款:应付股息234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元
信用:库存商品1000
5、自产、委托加工或向其他单位或个人免费购买的商品
分析:由于商品所有权转移,在会计核算中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损益,符合增值税法的规定。
借:营业外支出234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0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元
信用:库存商品1000
(二)进项税转移的会计处理。增值税进项税转移的所有情况都是所有权转移的情况,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不确认损益。假设购买商品的购买价格为2000元,购买时已扣除税额。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增值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服务。
借:应付员工工资-福利费2340
信用:库存商品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340
2.异常亏损购买货物及相关应税服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和产成品所消耗的外购商品或应税劳务。假设亏损已经管理层确认。
借:营业外支出2340
信用:库存商品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