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缴增值税怎么算?
“营改增”后应缴纳的增值税如何计算?认证的不可抵扣专用发票能否在随后的几个月内申报抵扣?增值税纳税人如何划分?对于刚从营业税过渡到增值税的纳税人来说,如何准确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是目前大家关心的话题。
计算原理
我国增值税目前实行的是购买抵扣税法,即纳税人有应税行为时,按照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购买商品、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所缴纳或承担的税额为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相当于应税行为的增值税。
计税方法
现行增值税纳税人根据年度增值税销售额是否超过规定标准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不同的计税方法和管理制度。
【/s2/】一般计税方法:适用于一般纳税人。[/s2/]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注1:本期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不足部分可转入下期继续抵扣。
注2:因销售折扣、暂停或退货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
注3:因销售折扣、暂停或退货而收回的增值税,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除。
简单的计税方法:适合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具体纳税行为时,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额×收款率
简单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与应纳税额合并计价方式的,销售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注1:不扣除进项税。
注2:因销售折扣、暂停或退货而退还给买方的销售金额,应从当期销售金额中扣除。
注3:扣除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的,可从未来应纳税额中扣除多缴税款。
注4:一般纳税人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具体纳税行为时,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实施应税行为,在中国境内没有机构的,扣缴义务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扣缴税额:
预提税=买方支付的价格÷(1+税率)×税率
不同商品和服务对应的税率
货物销售、有形动产租赁和货物进口:17%
特产(农产品、书籍、自来水、天然气等。): 13%
邮政服务、运输服务和基础电信服务:11%
一些现代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6%
国际运输、港澳台运输、航天运输服务;向海外单位提供的R&D和设计服务:0%
小规模纳税人:3%
“营改增”后,增加了四个新的行业税率
建筑业:11%
房地产:11%
金融:6%
生活服务业:6%
八种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