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点误入歧途,给你也提个醒。
昨天看到一句很打动我的话:一个人身上很美好的品质,大都跟你经历的磨难有关。
对于人生,我以前的看法是这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可能就是平平常常交代了,除了生老病死,其他都是小事,因此在诸事上,不用过多计较。
随着“不惑之年”越来越近,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太肤浅了,再不醒悟,可能就真的误入歧途了。
每个人都难逃一死,但不同的是,当我们面对死亡时,我们持有何种心境。
圣人王阳明临终前,旁人问他还有什么遗言。王阳明留下了8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什么是“此心光明”?
简言之,我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清明觉照,没有一丝人欲夹杂,已与宇宙合一了,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还有什么好说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境界太难了,99%的人一辈子也达不到(如果很容易达到,那也便不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了)。
既然达不到,还有必要去做吗?
那得看,你将人生看成是一场有限的游戏还是无限的游戏。
有限的游戏,有着明确的规则、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有赢家和输家;
无限的游戏,并没有清晰的规则、没有开始也自然不会结束、没有赢家和输家,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对于个人的生命体验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一定是一场无限的游戏。而真正参与这场无限的游戏中,并不是你这个肉体,而是你的心。
这里的心,不是你的心脏、不是你的大脑,而是你内心升起的一个个念头。
这些念头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并影响着你对世界真相的感知。
比如,三个人同时在大街上,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一个卖气球的。
在男的眼里,可能看到的都是美女;在女的眼里,可能看到的是美食、包包;而在卖气球的人眼里,可能看到的是一个个小孩……
拥有不同的心,便会看到不同的世界。
每个当下组成了人生的全部,而每个当下,都是这么发生的。
因此,人生的一切显现,都是当下心念的变现。
那我们这颗心修炼的方向是什么呢?
王阳明给我们的答案是:致良知。
致,即扩充、充盈。
致良知的意思是,将良知扩充到万事万物,是万事万物得其理。
良知,是人的先天道德观念,它知道是非善恶,只要实实在在依着它去做,一定会优入圣域,而且稳当快乐。
良知不同于良心。
所谓良心,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观;而良知,则是来自灵魂深处深刻反省的是非观。
良心属于道德范畴,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对人们事物行为的评判标准,是属于外在因素影响。而良知则属于伦理范畴,是人们自己对自己心灵的反思和指引,是属于内心更深层次的层面。
良知也不同于一般的技能,比如唱歌、画画等。这些技能往往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习得,但良知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
《孟子·尽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正是因为良知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所以我们才能说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
也就是说这些成圣成贤的品质,你本来就有,不需要向外求。
那么,为啥绝大多数人无法致良知、无法成圣成贤呢?
讲到这,我们有必要先说一下佛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尽管佛学和心学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有着方向性的分歧,但就智慧证得这件事情来说,二者出奇一致。
《华严经》中有这样的典故:当释迦牟尼因为证悟空性,获得圆满智慧的缘故,他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已现为实相。于是,佛陀这样惊叹道:
“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王阳明心学的说法更加直接,我们的良知之所以无法时时刻刻显现,是因为我们的心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这层灰,叫做私欲。
阳明心学中的“私欲”指的是人类内心中的自我私欲、贪欲、嫉妒、傲慢、怨恨等负面情感和行为,它们常常导致人们的心灵受到束缚和捆绑,难以达到心静如水、身处自在的境界。
存天理、去私欲,私欲减得一分、天理便复得一分。
啰嗦了这么一大堆,只是为了说清楚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不是来源于外界怎么评判我们,而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
不要小看这么一个思维的转变,它将你从向外看,指引到了向内看。你可以欺骗别人,但你永远无法欺骗自己。
君子慎独。在别人看不见地方,更能看清楚一个人真正的本来面貌。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更是我们要谨言谨行的地方。
而这一切源头,又指向每个人内心的修炼。
无论是心学的存天理、去人欲,还是佛学的破处我执,都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世界的真相,在拨云见日的过程中,收获人生的真正智慧。
而这一切的终局,都是为了一个非常纯粹的目的:心安。
毕竟,心安即归处。
我想,所谓的“四十不惑”,也大体如上。
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