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返乡养殖成功创业事迹

cyrong
cyrong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3 浏览

  创业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价,泪水是学费!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就让分享一些关于农民返乡养殖成功创业事迹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民返乡养殖成功创业事迹一

  唐山留学生回乡创业 库存5万公斤鲜肉待销

  留学韩国回乡创业的乐亭县庞各庄乡大学生刘凯,带领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2户社员搞野猪养殖,几年来效益一直不错。去年,他们饲养野 猪的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但猪肉销量却不如往年。眼看快过年了,望着存放在冷库里的5万公斤鲜野猪肉,刘凯很是着急。

  1月2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庞各庄乡王庄子村的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看到,占地24亩的9个养殖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面,是用钢 筋围成的一个个约12平方米的野猪圈,机灵可爱的小乳猪、健康活泼的保育猪、肥头大耳的育肥猪,有的在欢快地吃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水解渴。刘凯介绍,这些猪都是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纯种野猪与中国原生态母猪杂交的二代产品。2007年,刘凯从韩国忠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2008年,刘凯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妻子结婚。2009年,养猪市场瘦肉精添加严重,刘凯经吉林延边朋友介绍,买来长白山奔跑野猪饲养,家人和朋友吃过野猪肉后,都认为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瘦而不柴。从此,刘凯便萌生了养殖野猪的想法,他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引进108头长白山奔跑野猪,饲料为玉米、大豆、甜玉米芯,生长周期为1年半左右。该项目作为乐亭县畜牧行业的龙头,也得到了该县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经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其养殖的野猪磺胺类、金霉素、土霉素等12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6年来,他们已经投资160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万元,用于猪舍改造、聘请畜牧专家、青储1000多吨甜玉米芯发酵饲料及猪场日常管理经营。2014年,刘凯带领102户村民建起乐亭县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往年野猪产量在2万公斤左右,销售不成问题,去年野猪养殖规模、产量都有所提升,现有存栏野猪2600头。年底宰杀后,约5万公斤切割冷冻野猪肉存放在冷库里。

  为帮助村民打开销路,近日,刘凯一直在忙着利用网络、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买家,北京、天津、山西及省内部分城市的客户陆续订购野猪肉,唐山荷花坑市场也有他们的野猪肉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刘凯说:“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肉食,但面对眼下销售市场遇冷的现状,我们急需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100多户村民一年的收成希望都在这里,他们盼着快将库存的野猪肉卖出去。希望有这方面需求的社会各界人士与我联系,电话:13503156526。”

  农民返乡养殖成功创业事迹二

  90后成茶山农场主种茶创业月入50万

  90后成茶山农场主

  4年前,家在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的陈星,考入郑州大学商学院。4年后,主意已定的陈星,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信阳种茶创业。

  生态旱茶、物联网管理、建体验馆……这名90后大学生,如今已是300多亩茶山的农场主,“绿泉茶叶”的创始人。

  不仅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陈星还接手当地茶叶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户资源和茶叶资源。目前,合作社已有200多户茶农,两千多亩茶山。

  2015年年初,陈星在郑州与人合作,成立了他的第一家体验式茶馆,微店以及线上商城的完善,帮助他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也使得他的产品销售额逐步上升。如今的陈星,月销售额已达50多万元,而他也正在把大学四年里学到的新理念、新的营销方法用在创业中。

  大学里拼出创业基础

  陈星的家乡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

  但令家乡人头疼的是,本地茶叶的高品质和销路差一直是个矛盾:外地人买不到正宗的高山好茶,本地的好茶又找不到好的销路。

  如此现实,使得陈星把“为家乡的茶叶找到好出路”一直当作自己的理想。

  走访茶馆、拜访大师、观摩学习、亲身实践……从大一开始,陈星就在为以后的创业打基础。

  大一时,他一边开淘宝店销售家乡的茶叶,一边不厌其烦地走访郑州各大茶馆、茶店实地学习。大二时,他和商家合作,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定制有机蔬菜生长柜,广泛地接触有机农业。大三时,他干脆到东区的一个茶叶公司里实习,甚至连写论文都与茶叶有关,他的一篇《信阳毛尖的品牌与销售现状》课堂论文,被老师称赞有加……这期间,他还不断走访各大产茶名山,拜访茶界名人。

  组团创业不只是种茶

  掌握了一系列的茶叶种植和营销理念后,他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

  他先是赶到上海,邀请从事广告工作的好友冯士泰回乡一起创业,并于2014年年底,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茶叶公司。

  在陈星的创业理念中,其实并非种茶卖茶这么简单,他想要建立的是一个茶叶生态圈。

  公司成立后,他跑遍了方圆几十里,考察地形地貌和周边旅游市场,开始建立自己的茶产品配套基地。其中配套有天然鱼池、餐饮住宿、农家乐、体验采摘区、茶叶生产加工区、茶品体验馆(产品展销区)以及可远程监管的物联网下的mini茶场建设等服务体系。

  通过资源整合,生态圈逐渐建立起来。这样不仅带动了家乡茶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让家乡茶农与时代接轨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而陈星的创业团队不断壮大,他的好友们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海回乡的冯士泰、郑大大四的学生雷智强,慢慢地都成了陈星团队的核心骨干。

  而随着生态圈的建立,陈星也在想着把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起来,让产品质量打造信阳毛尖原生态第一品牌,让家乡的人能共同富裕起来。

  陈星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玩不转微信网络的地地道道的茶农,和大多茶农一样,只懂种茶不懂卖茶。

  而到了陈星这一代,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仅要种好茶,还要卖好茶,让茶农的生活,真正能与这个快速的时代接上轨。

  陈星说,他就是想让和父亲一样世世代代种茶却富裕不起来的茶农,能用现代理念种茶,都能富裕起来。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农民返乡养殖成功创业事迹相关内容

  

  农民返乡养殖成功创业事迹三

  留学生养猪回乡当“猪倌”

  乐亭县庞各庄镇王庄子村东南的生猪养殖基地陆续迎来全国各地的客户。1月29日,记者走进这片有着9个大棚的野猪养殖基地,看到大小不等的黑、白、黄三种颜色的野猪,在各自的猪舍内有的吃着饲料,有的在晒太阳,有的用嘴含住自来水龙头喝水解渴。然而,令记者惊奇的是,这个养猪场的场主竟是一位曾留学韩国的大学生。他就是年仅31岁的刘凯。

  刘凯,曾就读于唐山学院,随后又到韩国留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2007年学成回国。作为一个对生活怀着满腔热血的80后,他尝试过工程建筑、销售等多种职业。2008年“三聚氰胺”这个词汇一夜间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食品安全问题倍受政府和老百姓的关注。偶然一次机会,刘凯在吉林一个养野猪的朋友那里吃的猪肉,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当时,他便想到留学时韩国的野生鲜猪肉120多元一公斤,非常昂贵。“能不能从吉林引进野猪带回唐山来养,这样家人、朋友就能吃到自家养的安全放心的猪肉。”刘凯从那时起就萌生了养猪的想法。

  “留学生要养猪?这大学不就白上了吗!”在和家人一番争论后,执着于生态养殖业的刘凯逐渐占了上风。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已有机会留在省、市大医院工作的妻子蒙艳凤,为了支持丈夫创业,也选择回到了乐亭家乡。2009年,刘凯开始筹集资金,修建猪场,通过朋友以平均一头一万元的价格引进了108头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纯种野猪,与中国原生态家猪杂交繁殖。等到家人和朋友吃到这种猪肉之后,个个赞不绝口,向他订猪肉的人越来越多,猪肉价格也很稳定。面对大众对生态猪肉的反应,刘凯考虑扩建猪场将养殖范围扩大。

  谈起绿色养殖,刘凯说,基于对绿色养殖的考虑,他组织成立了“牧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02名合作社社员共同致富。由于实施了生态养殖方法,饲料全部采用自种的青贮玉米芯、玉米、大豆等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植物,能够提供猪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而且生长周期是现代养殖猪生长周期的三倍。所以,这种奔跑鲜猪肉肥而不腻。

  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养猪也是一门风险行业。2014年冬天,因气温骤降,刘凯的猪场冻死了400多头小猪。为解决室温问题,他修建了9个温室大棚作猪舍。6年来,他们已经先后投资160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投入400万元。往年野猪产量大都在2万公斤左右,销售不成问题。由于去年野猪养殖规模产量都有所加大,现有存栏野猪2600头。年底宰杀后,约5万公斤的切割冷冻野猪肉被存放在冷库里。为帮助村民打开销路,近日刘凯一直在忙着利用网络、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买家。目前,他已把野猪肉打进了北京、山西、天津、石家庄和唐山荷花坑等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刘凯说,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肉食,但面对眼下销售市场遇冷的现状,我们急需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100多户村民一年的收成希望都在这里,他们盼着尽快将库存的野猪肉卖出去回家过年。

发布于 2022-06-13 22:3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cyrong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10万左右投资点什么生意好
中介服务的经营范围
中介公司的经营范围及分类
北京教育科技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什么
餐饮创业人物成功故事
餐饮创业成功事迹材料
餐饮成功人物的创业故事
餐饮创业成功人物经历
名人创业成功人生故事
白手起家的创业人物故事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