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回乡艰辛创业故事

Zak杂看
Zak杂看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0 浏览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就让分享一些关于农民回乡艰辛创业故事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民回乡艰辛创业故事一

  80后富二代不啃老种水果建休闲农庄

  和许多做农业项目的人不同,景秀大地生态农庄的“庄主”王博,是一名“任性的”80后。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本来可以靠老爸逍遥快活,他却偏偏选择了当“泥腿子”。

  从一开始踏入这一行,很多人就断定他“玩”不了多久。如今,4年过去了,年轻的他脸庞上满是风霜的痕迹,给了当初质疑他的人有力的回应。

  “任性”80后不承父业单干农业——

  种火龙果20万学费入门买教训

  春光明媚的4月,站在蔡甸玉贤镇松林村的水泥路上,满眼的蔬果和鲜花,空气中飘荡着甜甜的果香。一排排农庄规划齐整、错落有致。这是现在景秀大地生态农庄的样子。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湖荒地,杂草丛生。

  其实,王博背靠家族企业,父亲的公司还是湖北一家行业龙头企业,接父亲的班就有比普通人高很多的起点。但是,大学毕业后,他尝试走自己的路。卖过房子,做过网络,做过营销,还在政府部门上过班。“后来接触到农业采摘园,觉得这一行大有潜力,于是决定从这一行入手。”对于儿子“种地”,开明的父亲选择了默许。“有些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做过很多事情后,我发现自己热爱土地,最喜欢农业。”王博对记者说。为此,他在蔡甸拿下1500亩地,开始打造自己的农庄。

  五六年前,他就发现武汉市场上火龙果卖得很好,而且与本地橘子桃子等水果相比,经济效益高很多。他了解到,正常一亩地火龙果产量可达2000公斤。于是,王博决定种火龙果。

  2011年,他投入20多万元试水,从山东引进红心火龙果。“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我当时考虑,山东冬天的温度比武汉要低很多,在山东能生长按理在武汉也能生长。”为了给幼苗保温,王博在幼苗上覆盖了4层保温膜。但到了年末成熟之时,他发现自己花了大半年心血,却一个火龙果都没有结出来。

  懊恼之余,懂行的专家告诉他,火龙果之所以在山东能生长是因为山东冬天虽冷,但日照时间长,武汉温度略高,但一下雨就连续阴好多天,影响到植株的生长。要想在武汉种好,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补充光照和控温。

  这次挫败后,王博开始恶补水果种植技术,并请来农业专家坐镇。

  不仅卖水果,更要卖服务卖健康——

  四季采摘?旅游休闲农庄具雏形

  近年来,采摘游成为江城旅游行业的热门项目,而农户采摘往往品种单一,较难形成集聚效应。“何不建设一个拥有多种果品蔬菜供采摘,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庄?”顺着这条思路,在农业专家的技术支持下,2012年起,王博在自己的农庄陆续引进了近百种水果,仅葡萄就有11个品种;桃子包括油蟠桃、水蜜桃、黄桃;石榴分软籽石榴和黑籽石榴;梨有翠冠梨、圆黄梨等。并保证了每个月都有两种以上的水果供游客采摘。比如,11月草莓、冬枣成熟,到第二年的4月草莓下架后又有西瓜、桑葚、樱桃等,6月份桃子成熟、7月份葡萄成熟,10月份葡萄下架后无花果和石榴也相继成熟了。

  正如他所预想的,丰富的品种聚集效应,每年为他的农庄带来几万人的客流。

  2014年,除了蔬果采摘,王博开始走观光旅游休闲农庄路线,增加了多项游乐设施,以便游客来了后能够停留更久。2015年,农庄全年接待游客8万人。“目前农庄还只是一个采摘基地,未来要向景区方向发展,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观光休闲农业采摘园是我的终极目标。”王博信心满满地说,“虽然一年接待游客几万人,被很多人夸赞我的水果好吃,但这样我依然是在卖水果,我要做的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单纯卖水果,还要卖服务、卖健康、卖品牌。”

  农民回乡艰辛创业故事二

  种植红乔薇成功翻盘的千万“负翁”

  创业之路无止境,沿途可能鸟语花香,也可能荆棘密布。

  赵挺勇就是一个经历过风光与失意的创业者。风光时,他开着保时捷,住着豪华别墅;然而,被成功冲昏头脑盲目转行时,却马失前蹄沦为穷光蛋;幸运的是,他又从一株观赏植物中觅得商机,得以东山再起。

  A.自信爆棚 身家近亿的建筑商成“负翁”

  赵挺勇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90年,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的他,跟随同乡到上海浦东做建筑工人。

  凭着聪明好学,他从搬运工一路做到项目经理,1992年下半年开始负责楼盘园林绿化。当时,地产行业慢慢崛起,赵挺勇敏锐地意识到,未来10年房地产绝对是个朝阳产业,心想与其在这里辛辛苦苦地打工,还不如自己开公司当老板。

  1996年10月,赵挺勇毅然辞职,成立一家建筑公司。公司从小到大滚动发展,业务逐渐涉及道路、绿化、房产和市政等领域,到2005年底,赵挺勇的资产已高达8000多万元。

  开着保时捷、住着别墅的他有了更多的想法,“何不在家乡从事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隔行如隔山,朋友们听说他要做农产品加工,纷纷劝他别冒险去做不熟悉的行当。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意孤行,于2007年注册成立一家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承包几千亩水域进行淡水养殖。同时,还一口气投入6000多万元,建造上万平方米的厂房,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赵挺勇养殖鳝鱼、甲鱼等水产,由于在技术上是外行,加上对市场行情不熟悉,无法把握生产节奏和规律,导致价高时没有产出。而由于资金需求巨大,赵挺勇被迫将厂房和汽车作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并将建筑方面的资金不断补充到养殖场。但随着后期投入越来越大,最终资金链断裂。赵挺勇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不说,还欠下外债1000多万元。

  B.引种成功 1万株红乔薇成“摇钱树”

  那么大的产业说没就没了,赵挺勇不甘心:自己负债这么多,一定要找个好项目打翻身仗。

  为此,他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创业项目。正在这时,他的发小从日本回国看望父母。发小告诉他,日本有一种叫红乔薇的植物,抗风、抗寒、抗虫,适合各种环境种植。

  赵挺勇眼前一亮,突然想起另外一个大家熟知的植物红叶石楠也是从日本引种,十几年来在国内创造了数千亿元的价值。“如果能把红乔薇做成红叶石楠那么大的产业,不就可以东山再起了吗?”

  2009年春,赵挺勇前往日本考察。他了解到,红乔薇的叶片全年都是艳丽的红色,夏末秋初转为紫红色、花期长达160天,不但花开艳丽,更集观花、赏叶为一体。同时,红乔薇的净化能力非常强,还具有药用价值。

  2010年,经过发小牵线搭桥,他成功谈妥红乔薇引进事宜,一口气带回1万株红乔薇苗,在绍兴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生活。1年后,他用1万株引种苗培育出5万株红乔薇苗,第二年就有很多园林绿化公司看上了这个新品种。到了第三年,赵挺勇种植成功的5万株红乔薇,以每株18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除去3年投资,他获得净利润700多万元。

  到2013年底,赵挺勇的红乔薇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几百亩,并在湖北黄冈、荆州等地建合作种植基地,收到的3年-10年红乔薇苗订单也接近300万株。“红乔薇这种植物很特殊,打算后期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其药用及保健价值,同时做旅游休闲及科普教育项目。”赵挺勇对记者说。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农民回乡艰辛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农民回乡艰辛创业故事三

  “无腿硬汉”王晓兵养殖小尾寒羊创业养羊致富

  虽然没有双腿,却能凭借手臂灵活地上树修剪枝叶,翻越羊圈的矮墙给羊喂草料。昨日,反映张家口市桥东区西榆林村残疾农民王晓兵励志创业的一组照片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官博热传。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这位33岁的无腿硬汉。

  大火无情夺去双腿

  拨通王晓兵的手机,他正要去羊圈给羊喂草料,“一共70多只小尾寒羊,一天得喂六七次。”羊圈的围墙有近一米高,王晓兵把双手搭到墙头上,用健壮的双臂用力一撑,整个身体便轻松地翻过了围墙,下到圈里,给羊添加草料。从这个简单而熟练的动作,不难看出王晓兵背后付出的艰辛。

  王晓兵小时候聪明活泼,不幸发生在7岁那年,王晓兵在与小伙伴们玩耍时,不慎将油漆洒到了腿上,油漆遇到火星迅速将他下肢引燃。因为伤势太重,不得不从大腿根部高位截肢。从此,一个欢蹦乱跳的孩子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面对残酷现实,王晓兵表现出异常的坚强。他一直坚持读完初中,后来因家庭贫困最终才不得不辍学。为了能帮家里分担,王晓兵开始苦练用双手支撑走路。这让王晓兵的手臂看上去比常人粗壮很多。为了防止手部磨损,无论严寒酷暑,他的手上总戴着一副手套。

  学艺创业赢得事业家庭

  因为残疾,王晓兵跟随父母下地干农活很不方便,也正因为如此,父母不让他干农活。“闲”在家的王晓兵思绪万千:我总不能让父母养活一辈子,得想办法找事做,为家里挣点钱。于是,他自己悄悄练习用双手支撑走路,手磨破了皮,流着血,双臂酸痛肿胀,可他一直咬着牙坚持,最终,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行走了。知道父母种地辛苦,他总是在家里备好饭菜,等候父母和妹妹回家。

  1999年,18岁的他到宣化区河子西拜师学艺,学习修鞋,配钥匙。由于他待人诚恳,童叟无欺,周围的人们都愿意到他那修鞋、配钥匙,生意也还不错,靠修理所得的钱足够自己生活开支,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都一直坚持着。之后他学习维修电动车,只有初中学历的他看不懂电路,在别人修车时,他在一旁仔细看,还不时询问,抽时间对电动车的零件循环拆装,以此来加强自己的技能,王晓兵很快掌握了维修电动车的原理,还与朋友合伙开了电动车专卖店。正当王晓兵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因缺少周转资金,他不得不放弃开店。

  通过市场分析,晓兵又把目光投向了投资小的兽药生意,没多久,便在西榆林开办了自己的兽药店。为拓宽市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天至少跑4家养殖户。一来二去,附近几个村子的养殖户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也会经常向他预定药品。

  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但他没有止步不前。今年初,他又瞄准养羊行情,在家门口盖起羊圈,购买了30多只小尾寒羊,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养殖上。不善言谈的王晓兵,谈起他的羊便滔滔不绝。“静脉、皮下、肌肉等打针方法他都会,是我们家羊的‘好管家’。”母亲王凤珍调侃他。

  为了掌握养羊技术,他买来小尾寒羊饲养、防疫、治病的相关书籍。白天割草、铡草、喂羊、走村入户销售兽药,夜晚在灯下废寝忘食啃起书本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王晓兵很快掌握了防疫、治病等一系列养羊技术。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圈养的30多只羊长势很好,还顺利地产下10多只小羊羔,现在,王晓兵已经是50多只小尾寒羊的“羊爸爸”了。“兼卖兽药的同时,扩大养殖规模。”对未来,王晓兵信心满怀。

  王晓兵不仅靠自己所学的技能自食其力、衣食无忧,而且还赢得女子的芳心。2008年冬天,湖南长沙姑娘李成梅被王晓兵的励志事迹感动,千里迢迢来到张家口与王晓兵喜结良缘,如今儿子已经5岁。当记者问到他与妻子李成梅相识并结婚生子的经历,王晓兵却不好意思地婉言回绝。

  如今,王晓兵的妻子在北京打工,他则把主要精力用在小尾寒羊的养殖上,在父母的帮助下王晓兵在家门口盖起羊圈,由于王晓兵同时还开着兽药店,并自学了防疫、治病的相关知识,羊只数量由最初购买的30多只繁殖增加到现在的70多只。他的励志经历不仅使同样身有残疾的人士,甚至让身体健全的正常人都为之钦佩。

发布于 2022-06-13 22:3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Zak杂看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药店的经营范围
17年做啥生意最赚钱适合在家做的
做哪行生意最赚钱还不累
十年前小本生意什么最赚钱
最新小本创业生意
现在什么小本生意投资小
10平米小店适合的生意
10万左右投资点什么生意好
做什么小本生意行情比较好
女人做什么生意好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