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价格竞争形成的根本因素
(1)市场定位趋同的影响。市场定位趋同将使产品的品质、功能等有形部分高度相似,同时也会造成产业服务区域的过分狭窄,导致产业内激烈的市场争夺。在产品实体相似的情况下,企业就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容易引发“恶性价格竞争”。
a.产品策略趋同将使企业产品的范围、外观等有形部分趋于一致,在细分市场有限的容量下,容易形成市场饱和。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只能选择最有效的价格竞争手段。
b.渠道策略趋同。在买方市场情况下,渠道趋同将导致企业对高效率渠道的激烈争夺。为增加吸引力,企业往往降低产品供给价格,从而排挤目标渠道对于同类产品的接纳。
C.价格策略趋同或非理性。企业对目标市场、产品和渠道的战略性选择,为价格策略提供了指导原则。在目标市场、产品和渠道选择趋同的情况下,价格策略也将趋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定价策略容易由成本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一些企业为增加销量首先降价时,其它企业将迅速跟进并形成循环,最终引发全产业的非理性降价行为。
d.促销策略趋同。企业目前促销策略趋同,主要表现为多采用价格竞争和广告宣传两种手段,没有建立蕴涵企业文化的品牌和人性化的售后服务,以及加强销售员的培养等。在广告宣传效果不明显时,企业就会采用价格竞争策略。
(2)技术趋同的影响。技术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关键。我国企业目前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后从欧美和日韩引进的。存在的问题是:引进的地域比较集中;缺乏核心和关键技术;引进后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力度不够;相互技术模仿情况严重。这些情况导致了技术的趋同,直接表现为产品的同质化,以致产品的竞争力不够,同类产品间的替代性很强。在产品同质且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产品吸引力,从而容易陷入“恶性价格竞争”。
(3)营销模式(4Ps)趋同的影响。4Ps营销模式自20世纪6O年代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麦卡锡(McCarthy)提出以来,经过4O多年的推广,其思想早已为世人所知并得到娴熟运用。但由于在营销实践中创新不够,现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做法越来越趋同,推动了“恶性价格竞争” 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