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是市场运作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规律,关键在於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所处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面对价格竞争在做出决策之前应首先界定好三个前提,第一,竞品为什么降价;第二,在竞争中本企业所处的角色,即领导者、挑战者,还是追随者;第三,本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什么。
(一)竞争对手为提升市场占有率而降价,如何应对?
第一, 首先界定是谁降价了,它在市场中所处的竞争位置如何。
第二, 如果是市场的领导者(老大)降价,其他的品牌又无特殊卖点,只能跟随降价,否则,市场份额会迅速被瓜分,在这种情形下,坚持就是胜利。另外根据资源状况,有计划地退出市场,进行战略转移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即“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 如果是市场排名後面的竞品降价,则可因状况而定,跟随降价未必是良策。例如,在汽车行业中,受WTO的影响,各厂家纷纷降价,惟有奥迪A6系列坚挺,而且一直处於旺销状态。
(二)竞争对手为了清理库存、淘汰产品降价,如何应对?
第一, 辨清真假,确定降价产品对自身老产品是否形成威胁。
第二, 切忌用新系列产品与竞争对手清理库存产品相抗衡。
第三, 密切关注後续新品上市的动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竞品用自杀产品扰乱市场,如何应对?
第一, 自杀产品的特点一般是顾客满意,商家得利,但企业赔本的经营。
第二, 有三种应对方式:跟进、关注、置之不理,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自杀产品的目的是将厂家拉进价格竞争这个泥潭,但谁是蠃家呢?第一个爬上来的是蠃家,它取决於後续替代产品的威力。这是决策的关键所在。
(四)商家因利益趋动降价,如何应对?
商家的降价现象并非防不胜防,不可理喻,关键在於企业给了商家降价的理由和空间,商家降价因厂家而起,厂家应予深刻检讨!你是否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价格体系,你是否鼓励商家获取正常的单价利润,你的促销是否适度,商家的管理流程是否完善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