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活动遵循效益原理的基本途径

成功执念
成功执念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4 浏览

 管理活动遵循效益原理的基本途径

  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遵循效益原理,就要求管理者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与自然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因此,组织管理者在提高效益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可持续性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性的发展,就是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危害下一代他们权利的需要。

  将可持续性发展与效益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在讲究经济效率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对社会的效用性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性。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周围环境的企业,或以次充好,质量掺假而高价出售产品的企业,社会必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的手段给予严厉的制裁,创造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激励环境,使各组织能够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过程与结果、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作为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管理的有效性,应是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意直接的成果和价值的实现。从组织获取的产值、利润等方面看组织目标实现的状况,以考察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方面所获得的效果和效益。而价值的实现则是比对直接成果的追求体现出更高水平的管理,是一种深层次的管理,像组织文化、经营哲学、组织形象的塑造、开发并向市场推出民众欢迎的产品、服务特色等等,就是大价值意义上的管理追求。二是在评价内容上应以工作绩效为主,以贡献为主,并分清主客观条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对管理者的评价主要结合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考察;对管理集体的评价,要考察其管理上服务态度与质量,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等。三是在评价方法上应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可以是管理者(机构)本身,也可以是上级主管或职工,还可以是有相互工作往来、服务关系的其他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只有综合这些不同评价主体的结果,并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如:邯钢的企业主管们追求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3.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全局效益是一个比局部效益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全局效益很差,局部效益提高就难以持久。不过,局部效益是全局效益的基础,没有局部效益的提高,全局效益的提高也是难以实现的。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因此,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发生冲突时,管理必须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局部效益服从整体。管理者在实践中把握这一关系:

  首先应该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因为整体优化是决策的关键步骤。它要求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提出各种不同方案、途径和办法,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符合整体优化原则要求的方案,作出科学的决策。无论在哪一类组织中,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考虑两个以上的方案,并将远期和近期、直接和间接的效果进行整体分析比较,因事、因时、因地制宜作出整体而科学的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进而考虑各种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条件,选择最优方案。在选择整体优化方案之后,有时还要进行局部试验,成功之后进行全面推广,实行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

  其次,遵循要素有效性原则。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离不开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它是由这些互为作用的要素组合而成。为取得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管理者必须充分激发每个要素的作用。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用科学手段来处理系统内的矛盾,以便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用、息(信息)尽其流。在现代管理中,人是管理要素中的主宰,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系统内各要素各尽所能,为组织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因为效益与组织的目标方向紧密相联:如果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越高,获得的效益越大;如果目标方向完全错误,工作效益越高,反而效益会出现负值。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搞好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工作的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满足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推行新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去迎接市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效益。

发布于 2023-01-07 13:5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成功执念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的优点
微博营销的缺点
微博营销十大技巧
微博营销新锐特点
微博营销与博客营销的本质区别
微博营销的 微博客营销9法则
传统广告与口碑营销的区别
实施组合口碑营销的三个步骤
口碑营销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