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身份证号码与数据分析的故事

竹茗
竹茗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0 浏览

关于一个身份证号码与数据分析的故事

有一天,我去银行办理业务,到大厅机器上取了小票,就去休息区等待,闲来无事就对着我的身份证发呆,看着身份证上的18位数字,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商家或者银行,通过正规的渠道和合法的方式,采集到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证号后,除了用于对个人身份识别和安全性验证之外,从公司业务层面或者商业层面来出发考虑,是否还可以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呢?

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突然大脑里面就闪过一些灵感,然后进行简单一些梳理与整理,我把它简单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直观信息

如图所示,当我们一眼看到这18位数字的时候,最直观获取的信息就是年月日,了解这个人出生日期,就知道这个人那年出生的,今年多少岁了。

可能大部分人就获取到这一个信息点,然后后面没有太多感知了。

当然,然后之后,还有然后。

第二层:隐藏信息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拿到一个人的身份证号后,除了最直接能够获取出生日期之外,可以借助百度搜索,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就知道这个人所在省份、城市、区县,还有性别,当然还可以通过出生日期找到对应的星座,以及每个星座代表的特征等信息。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信息,可能就会问,它有什么用呢?它能产生价值吗?

第三层:关联信息

如图所示,通过前面的两步骤,找到了这个身份证18位数字背后的含义,进而就了解到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出生地、星座等之后,如何在商业层面上得到一些应用,发挥一点价值呢?

比如:性别+年龄,一个30岁的男性,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潜在需求呢?

可以进一步来思考一下,一个30岁的男性,在整个人生中,可能意味着就要 成家立业 和 娶妻生子,是可能是大部分人的在这个年龄阶段要干的事情,那么就深入一步思考这个八个字的背后含义,还能够挖掘出什么信息呢?

成家----可能意味着要买房子、买车子、房子装修等,也就可能需要向银行办理按揭,这条信息可能对房地产、房产中介、装修公司、家具公司、汽车经销商、汽车保险公司、银行机构等是有一些有价值的。

立业----可能意味着要创业、找项目、找资金或找新工作机会,这个信息可能对代理加盟商、小额贷款、猎头公司等有一些有价值的。

娶妻----可能意味着结婚,那么就需要拍婚纱照、举办婚礼、度蜜月等,这个信息可能对婚庆公司、酒店、金银首饰公司、旅游公司等是有一些价值的。

生子----可能意味着坐月子、胎教、奶粉等,这个信息可能对月子中心、妇女儿童医院、母婴公司等有一些有价值的。

再比如:地区,显示是四川省的话,那么一般大脑里面冒出可能就是火锅,因为四川人喜欢吃火锅和麻辣味道,这个作为一个地区群体特征属性,已经刻印在大家的心里了。

假设你是一个餐饮公司的产品经理,而你的客户大部分人是四川的话,那么这条信息可能会你做产品设计、食材搭配、口味设计等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如果收集到了更多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用区间来分组:

例如按照年龄区间: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等等。

按照地域区间: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等等。

人做为一种群居和集体生活的物种,从生物周期和文化属性,都会有很多相同点或者是共性的。

比如:60-70岁,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退休了,一般是有钱有时间了,它对外出旅欧是有需求;进入老年了,可能养老生活有规划,这可能是对养老地产公司的潜在客户,当然对墓地公司也是潜在客户。

透过数字表象,看到它背后的业务含义,这样才会有价值。

延伸思考

上面只是一个身份证号的信,维度比较单一,如果能够获取到更多维度的数据,那么分析准确性就会提高,就会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

比如:年龄+性别+浏览内容,如果是一个29岁的女性用户,在电商网站浏览商品,有奶粉、育儿书、童装等,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入购物车,但是没有没有直接购买,且之前也没有购买类似产品,基本可以分析推测出这位是一个准妈妈,那么作为一个电商平台的话,后期主要会推送一些母婴类产品这个用户,做到更精准的营销。

再继续深入一步思考,如果这个宝妈浏览商品,把商品拉入购物车直接点击支付购买,可以分析这个客户是第一次购买还是多次购买;

如果是第一次购买,平台可以赠送一些优惠券,刺激客户进行二次购买,来增加用户粘性。

若果是已经多次购买了,说明是老用户了,平台考虑是否推送一些关联性产品(奶粉+尿不湿等)。

然后也看一下用户购买周期或间隔天数,购买奶粉的产品规格,用用户产生的数据(一般有一个大概的标准:一天多大的宝宝,摄入多少克奶粉,这一个月购买多少千克数量奶粉等),就能大概推测计算宝宝有多大了。

假设推测出这个宝宝有2岁左右,一般宝宝吃奶粉2.5岁-3岁比较多,那么这个客户母婴电商平台的生命周期还有0.5-1年,说明这个客户不久后就要流失。

这个是属于一个正常流失状态,因为到了某个时间点,用户的这个需求就结束了,它就会进入下一个新需求的生命周期了。

特此申明:

以上故事,基于个人好奇心而进行的一次思考与分析,以上是蔡文辉扮演蔡文辉的个人观点,与他本人无关,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一次关于数据分析思维的训练罢了。

发布于 2023-01-14 21:1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竹茗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