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策划是做什么的呢?需要哪方面的技能与知识?编导和 ... ...
项目开发是影视制作的起点,也是许多项目阵亡率最高的阶段(没错,不要怀疑)。说实话,一个影视项目能走到拍摄,大抵成功了一半,项目早期从一个灵感成长为一张完整操作蓝图并成功融资往往是一个更加漫长而艰苦的旅程。一般来说,在好莱坞,开发团队会经历二到五年完成从创意到筹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完成从灵感进化到故事雏形,便开始启动剧本创作,这时我们就需要制定一个项目开发的时间计划,明确计划后,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每一刻都需要记住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论遇到什么,必须保持住开发团队每一个人对这个项目热爱。这听起来有点中二,但绝对是度过项目开发漫漫长夜的关键,所以说,做项目开发,学会打鸡血是一种天赋。
也许很多人认为,项目开发最难的是故事创意和素材,但其实并不然,起码在我五千年文化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祖国肯定是不缺素材的。那么当我们疯狂地砸IP买版权的时候,其实真正重要的是那些能找到创意并能将其打磨成影视作品的人,这个人或者角色,才是一切项目从0到1的基础,这类人被统称为“制片人”。
制片人有几个工种?
一般在好莱坞模式里,“制片人”的工种往往更加细分。一个成熟的影视项目中可能出现五类制片人:总制片、副制片人、监制、联合制片人、执行制片人和开发制片人。也许前四类制片人title对大家都不太陌生,但是最后一个“开发制片”是个什么鬼?如果一定要在国内找个对标的工种的话,大概”理想化“的策划应该最符合这个title的定位吧,一个大大的BUT,靠谱的来说,国内影视公司内的许多所谓策划与真正的开发制片人实在相去甚远,国内影视项目开发制片大约等于总制片(一般小影视公司就是公司老板)减去制片主任吧,但是还是不太恰当,这里面又涉及很多总制片没空执行的文案工作以及许多码盘子类总制片不屑于做的前期调研和产品策划工作,所以这个工种的部分任务又不可避免的常常落到了编剧或者导演的身上,尤其是命题作文类,制片人想不清开发方向就直接扔给编剧导演去想的大有人在,编剧说真是心好累,剧本写了几个类型的版本了,只收一份工。项目方说命好苦,囤了一手的PPT项目却始终没有进展。
所以,说白了姑且不论怎么称呼,我们都需要更精专的项目开发人员,并尊重这一岗位的专业性。
开发制片都做什么?
根据好莱坞制片人手册上定义稍作调整,我认为开发制片人的工作范畴应该为:针对有潜质的影视市场蓝海进行项目选题策划和初步市场调研,和编剧一起培育和开发出一个项目并为项目寻找资金来源。一个开发制片人往往会持续关注新的人才和创意,经常阅读由新作家写的剧本、小说或其他形式的故事,发掘崭露头角并有发展潜力的演员,同时观看新导演拍摄的短篇作品。
因此,总的来说开发制片的工作可以总结为三大块:找素材、做剧本、挖新人。 技能要求上,开发制片人也要对影视项目相关的三大块思维有基本素养,即剧作思维、制作思维和宣发思维(市场化产品思维),并具备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与创意人才的沟通能力,即creative talent management。为什么尤其强调“创意人才”呢?因为如何在保证沟通执行效率的前提下不破坏创意细胞和热情才是最难拿捏的,开发制片或剧本统筹与编剧一起努力,了解每位编剧的创作逻辑和习惯,因人制宜,扬长避短,激发创意,后面有机会跟大家慢慢交流。
所以,有志于成为项目开发人员的小伙伴们需要从这三大职能、三大思维和沟通能力开始积累升级作为一名合格的开发制片人的技能点,下期开始我们会针对每一个点就具体问(cao)题(dian)沉淀下来的思考与经验同大家分享。
BUT,在此之前,必须要说,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开发制片技术层面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操作项目提升的,但有一种“天赋”是学不来的,这也终将拉开你和其他制片人的差距,是平庸与优秀最难以逾越的鸿沟,是最终当大家的技能层面都达标时,优秀的创作者们始终愿意与你合作的原因 —— 志同道合值得信任,所以理解与信任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货币。年轻的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梦想和未来交付于你,这是在能力和人品上的双重认可,亲故们,有没有感受到肩膀上的责任重起来了呢?但也不必太大压力,这八个字虽说是从自身反省,说白了也带有双向选择的意思,与其说是对制片人的要求,难道不也是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要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