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马鞍山龙树脚村图片,马关县马鞍山龙树脚村
正在加载视频.
蓝天白云下的湖面晶莹,藏在青山中的五彩缤纷的民居,染上了童话世界般的花海。 这里是马关县马白镇鞍山村委会的龙树脚村。 你可能想象不到,以前的龙树脚村是个穷乡僻壤,如今却像中了“魔咒”一样,摇身一变,成为人人向往的乡村旅游景点。
马关县龙树脚村村民王东祥:“夫人,我下车了。 今天早上有人吃饭,去买菜了。 ”
一大早,王东祥一家就开始忙起来了。 今天白天有40多人,晚上有将近50人来他家吃饭。 王东祥除了经营农家餐厅外,还开了小卖部,月收入10000元以上。 赚来的钱他又投入了民宿的装修。
马关县龙树脚村村民王东祥:“赚来的钱办民宿,边挣边修。 现在我在吊挂。 ”
王东祥说,做梦也没想到能在家里开餐厅、办民宿。 以前他长期在国外工作,工作都是辛苦的,但收入不高。 回家种地也没多少收入,虽然很努力,但家里依然很穷。 不仅是他家,过去,贫困是整个村子的普遍现象。
马关县龙树脚村村民王东祥:“我家一家六口人,住两个房间,还算热闹,但那房子很破,是以前的房子,也就是土基房。 ”
马关县龙树墩村组村民李朝兵说:“本来要撩起裤腿。 原来是泥路的意思,现在政策很好,到处都很完善。 国家就是这样支持着我们的。”
龙树墩村距离马关县城7公里,这里依山傍水,自然风景、区位优势好。 村庄的变迁吸引了上海的援助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 特别是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了援助上海市楚干部的新理念。
经过3年多的努力,村民的土房变成了小洋楼,还栽种了绿植、花海建设、沙塘维修、长廊、水幕灯光、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 文山至马关高速公路畅通,文山至龙树墩村50分钟车程,马关县城至此15分钟车程,非常适合人们旅游休闲。
目前,龙树足村共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村子美化了,游客增加了,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和王东祥一样,纷纷返乡发展,农家乐、小吃店、小超市等成为村民新的经济来源。
马关县龙树足村组村民李廷进说:“你看,现在我们的老人也在照顾,孩子也在照顾。 现在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做生意”,也能解决家人的生活了。 ”
马关县马鞍山村党委书记说:“以前我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万几百元左右,到了乡村旅游之后,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5千多元。”
对龙树足村大侠来说是幸福,也是幸运。 不仅是观光带来的收入,还有产业经济作为后盾。
马关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上海市援楚干部)“我们重视在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中形成融合性发展。 那么,我们引进的这个边缘农业,就是种植蜜桃、甜橙柚、蓝莓这一产业。 这样,我们大众增收的基础更加巩固了。 ”
添边农业有限公司向龙树墩村周边村庄流转600亩土地种植蜜桃和甜橙柚。 刚入冬,附近约100名村民来基地打工,给果树松土、修理树枝。 村民袁世芬说,过去去打工,没赚钱,家里的土地上也没有种族。 现在家里16亩地流向公司,每年都要收租金,可以在基地打工赚取收入。
马关县马鞍山村村民袁世芬:“现在80元每天,我们都在这里做。 在这里做也很划算。 一年可以赚一万元以上。 ”
边疆农业除了给当地群众带来务工收入、土地租金外,最关键的是公司提供免费销售和技术指导,让周边群众种植蜜桃800多亩,甜橙柚100多亩。 加上天与蓝莓公司即将种植130亩蓝莓,龙树足村周边成为水果种植集中营。 和平果园与龙树脚游融为一体,每到水果丰收的时候,来此观光的游客可以在果园里体验采摘,增加观光乐趣,促进水果销售。
添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学良说:“我们来的初衷,主要是建立示范基地。 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引导人们参与高原水果种植。 通过一些社会资本、一些有效资源的整合,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我们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的农村振兴、农民致富探索一条出路。 ”
除了当地党委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外,2023年以来,上海龙树足村领域发展援助资金达到2060万元。 根据点列线带面的思路,围绕龙树墩村乡村旅游,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周边建立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旅融合效应也逐渐显现,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记者:罗佳贵罗永伟李坤骏
制作:王南农锦庄
(编辑)郑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