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因此认识民事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切入点。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包括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目的意思是指民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它是意思表示据以成立的基础。效果意思是指当事人欲使其目的意思发生法律上效力的意思要素。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时就成立了,成立的合同如果没有合同无效的情形等,就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在假合同真公章的诉讼中,想要推翻合同的效力,就需要证明合同内容并非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