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
67
浏览

所谓的紧急情况是怎么解析的?

火鲤鱼用户用户来自于: 未知
2022-06-16 14:22
    《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第六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十一)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火鲤鱼用户用户来自于: 未知
2022-06-16 14:22
不算
火鲤鱼用户用户来自于: 未知
2022-06-16 14:22
   《人民警察法》第二条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当出现与以上警察职责使命相关的事件,非紧急立即处理会发生严重后果的,人民警察不得放弃职责。    至于紧急情况的认定还需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处理,认定的标准既包括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也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即使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也包括多种情形,我们很难把普通的交通违章行为归为紧急情况的范畴。
火鲤鱼用户用户来自于: 未知
2022-06-16 14:22
所谓紧急情况 是指如果不及时采取履行职责的行为 将会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后果 如果没有损失后果的预期 应该不能认定为紧急情况
火鲤鱼用户用户来自于: 未知
2022-06-16 14:22
    所谓紧急情况:第一,突发性,即事件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根本无法预见。当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如果当时没有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则非工作时间的警察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处理紧急事件;第二,急迫性,人民警察面临的情况是重大急迫的,来不及通知或无法通知正在执行任务的警察。    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属地原则,应由发生地的人民警察管辖,但事件突然发生,来不及或无法通知当地人民警察到场,这时非执行任务的的人民警察必须快速地做出反应,如不及时处置将会产生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三,威胁性,无论紧急情况是暴力犯罪还是治安事件,都对国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公民的生命财产产生威胁,这要求人民警察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具体来说是指紧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紧急抓获逃离现场的违法犯罪分子或通缉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紧急抢救公民的生命安全;紧急抢救国家、集体或个人财产安全;紧急维护刑事案件或治安行政案件的现场秩序等。   。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2-06-16 14:22
更新时间
2022-06-16 14:22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