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事数据资本大国,但今朝,仍有大量数据尚未发挥真正代价。日前,在由同济大学和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讨院主办的首届数字城市创谷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指出,当前,我国大部分算力需求集合在发财地域,而具有地盘、天气和地理情况等区位上风的中西部地区,算力散布照旧偏少。“停止2020年,京津冀数据中心负载率达64%,而西部数据中心负载率只要38%。”在他看来,今朝,国内数据中心照旧存在结构不均、操纵率不均等情况,智能算网扶植亟需加大推动力度,实现量质齐升。“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以算力为焦点生产力的新阶段。”蒋昌俊以为,算力成长与国家合作力和经济增加范围亲近相关。据《2020全球计较力指数评价报告》,当一个国家计较力指数到达40分以上时,指数每提升1个点,对GDP增加的拉动将进步到1.5倍;而当算力指数到达60分以上时,指数每提升1个点,对GDP的拉动将到达2.9倍。随着AIGC(天生式野生智能)时代到来,全球计较机装备算力总范围不竭扩大。2022年,全球计较机装备算力总范围到达906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数运算);而到2025年,全球计较装备算力总范围将跨越3ZFLOPS(ZFLOPS指每秒十万亿亿次浮点数运算)。蒋昌俊团队猜测,2025年我国算力收集市场范围有望跨越900亿元,在2022-2025年时代,年均匀增加率达14.3%。到2030年,通用算力将增加10倍,野生智能算力将增加500倍。今朝,我国算力范围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还有研讨表白,在野生智能成长方面,中国在数据、场景两个目标上领先全球,美国则在根本研讨、人材队伍等方面领先。在蒋昌俊看来,中国想要弯道超车,不但需要在根本研讨上延续发力,还需要建立国家级算力网调剂优配中心和国家级算力买卖中心。他以“东数西算”工程为例。2022年头,国家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八地域启动扶植国家算力关键,并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系统完成整体结构设想。蒋昌俊暗示,在全国一张网、一盘棋的兼顾下,上海具有全国首个算力买卖平台,可以操纵人材上风、综合合作力等支持热数据和快营业成长;而西部地域则合适成长冷数据和慢营业,操纵太阳能微风能资本构成上风互补。不外,“东数西算”也对处理时延题目等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修建严重工程项目时,突发性事务经常有发生。“数据收集上来就要停止实时处置,假如都先送到云上,时效性与平安性得不到保证。”为此,蒋昌俊团队率先提出将方舱计较系统作为算力灵活调剂的系统和模子。所谓方舱计较系统,首要由方舱天生与治理系统、跨域资笔莆理系统、虚拟数据中心系统和多少网关组成。方舱计较系统可以按照现实工程需要,对分歧的算力资本停止设置、兼顾结构,从而提升效力,下降能耗,实现弹性调剂。蒋昌俊先容,方舱计较与云计较相比,具有伸缩性、灵活性等上风,使全部系统可以更好地发挥效力。今朝,国内已有企业推出了边沿端智能化移动数据处置方舱。文: 吴金娇图:同济大学供图编辑: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