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运营什么意思(数据运营的“道”、“术”、“器”)
数据运营的“道”、“术”、“器”

导语
数据运营是用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动作的统称。数据是运营的作用对象,运营的目标是为了挖掘出数据的价值。那么,数据运营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有效挖掘出价值呢?这个问题可以从“道”、“术”、“器”三个方面展开。所谓“道”指的是数据运营的价值观,回答“什么是数据运营”、“数据运营有何价值”的根本性问题;所谓“术”指的是数据运营的原理或方法论,回答“数据运营怎么做”的问题;所谓“器”指的是数据运营采用了何种工具和软件,回答了具体到工具操作层面的“怎么做”的问题。“道”、“术”、“器”三位一体构成了一个框架相对完整的数据运营体系。
一、数据运营之“道”
数据是客观世界的测量和记录,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描述、记录和表达。
数据运营是指用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企业优化业务管理和提升决策效率。数据运营的作用对象是数据本身,数据是贯穿始终的线索,数据运营侧重于数据技术的应用。数据运营的目标首先是发现和释放数据价值,其次是帮助企业优化业务管理和提升决策效率。
数据运营的价值由数据本身的价值和运营的价值共同创造。数据的价值归根到底是能帮助人们建立对事物的洞察和形成正确的决策。数据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帮助人们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效率;而运营的价值离不开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分析,分析和加工处理是数据运营的必选动作,这些“炼金术”的动作越精细,最终获得的数据价值的含金量越高。数据运营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下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当数据运营闭环与业务运营闭环紧密啮合时,能实现“降本增效、提量避险”等作用。
二、数据运营之“术”
所谓数据运营之“术”指的是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笔者将其概括为数据价值链的闭环运营模式——APED模型(见图1),即分为获取数据(Data Acquisition )、加工处理(Data Processing )、萃取价值(Value Extraction)、 传递价值(Value Delivery )四个步骤:
图1:数据价值链之APED模型
1、获取数据(A):首先数据源生产出数据,我们需要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方法,从数据源那里采集到我们需要掌控的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2、加工处理(P):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粗加工和预处理,也可称为数据治理。包括: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必要动作;
3、萃取价值(E):结合业务问题和目标,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建模,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提取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
4、传递价值(D):实际上指的是应用数据指导决策和业务运营,通过人的解释、沟通和传播等方式,让数据在实际业务中发挥出价值。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形成了从数据到价值的运营链条,最后业务运营沉淀的数据再返回到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中,让数据从上一个闭环进入到下一个闭环中,这就是数据价值链的闭环运营APED模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运营之“术”。
三、数据运营之“器”
数据运营之“器”指的是我们在数据价值链运作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工具。见图2:
图2:支撑数据价值链运转的工具
在获取数据阶段,我们需要用到数据采集的工具,比如:ETL、Kafka、爬虫软件等,还有数据存储的工具,如数据仓库、分布式大数据仓库HDFS等。在加工处理阶段,我们用的工具包括:数据策略模板、数据议程模板、数据建模工具、数据治理工具或平台等。在萃取价值阶段,需要用到数据挖掘的软件、分析建模的工具等,例如EXCEL、R、SAS、思维导图、CRISP-DM模型等。在传递价值阶段,我们需要用到数据可视化工具、管理决策的工具,比如:数据大屏、管理驾驶舱、数据面板、E-CHARTS、决策引擎等。
在数据价值链APED模型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会用到不同的工具组合,最终我们在这些“武器库”的支持下实现了从数据到价值的转变。
四、小结
数据运营的“道”、“术”、“器”是我们探秘数据价值的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件法宝,“道”指引了我们建立起用数据的原则和目标,树立科学的数据价值观;“术”让我们依照数据价值链的APED模型做事情,完成数据价值的闭环运营;“器”给了我们工具和技术支持,是我们实现数据价值链条所依仗的技术底座。“道”、“术”、“器”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帮助我们用数据创造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