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运营策略(等待场景的经营策略分享)

huati
huati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8 浏览

产品的运营策略(等待场景的经营策略分享)

等待场景的经营策略分享

产品的运营策略(等待场景的经营策略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等待的场景。看似理所当然的漫长等待,实际上有很大价值要挖掘。本文总结了等待的相关场景和特点以及经营策略,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做事情需要等待的情况。例如网红餐厅排队吃饭、早晚高峰排队等电梯、春运抢火车票等等。看似理所应当的漫长等待,实则有很大价值可以挖掘。

出现等待的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三个:

1)供不应求:上面提到的网红餐厅排队吃饭,早晚高峰排队等电梯,春运抢火车票,早晚高峰排队打车等,都是因为需求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出现,但供给没有及时跟上造成的。

2)系统交互耗时:共享单车等开锁,网上办信用卡等结果,视频平台上传视频等上传完成等,都是因为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转耗时造成的。例如网上办信用卡,主要是银行查用户征信调用第三方系统,在回调的时候耗时。

3)人工耗时:餐厅吃饭等上菜,银行办理贷款人工审核资料等,都是因为人工处理耗时。

对于供不应求和系统交互耗时造成的等待,等待场景一般流量较大且集中;用户时不时查看等待进度,用户在等待场景有一定的停留时长。

总结一下,等待场景是一个很大的流量池,而且还有一定粘性。

等待时长一般超过30秒时,用户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常见的心理状态如下:

无聊:没什么事情可干,想要打发时间焦虑: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结果很焦虑,而且等的越久越烦躁想快点完成任务:等待时间较长时,想要快点完成任务想要放弃:当等待时长超出心理阈值时,想要放弃

基于以上分析的用户行为习惯和心理,等待场景的总体经营策略是:先减少用户流失,再利用等待流量获客或创收。

方法一:缓解用户的无聊和焦虑

缓解焦虑要做到实时反馈进度,让用户对任务进程有掌控感。用户感知到进度是在不断前进变化的,就更愿意等。

产品的运营策略(等待场景的经营策略分享)

产品设计上具体表现进度的元素可以是剩余时间、剩余排队人数、进度百分比等等。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比如百度有钱花的提额审核页面,动态展示几十秒倒计时,而且用户不能离开当前页,减少用户流失。

方法二:等待超时给予补偿

当等待超过30秒时,用户可能出现想要放弃等待的心理。因为用户等待太久,付出没有及时回应,心里难免存在不平衡。

所以等待超时的补偿,可以弥补用户心理缺口,减少用户流失,提升用户满意度。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花小猪,不同的等待时长,赠送不同金额的红包,越等红包越大。个人推测加了这个功能后,花小猪取消订单率应该会下降很多,而打车成功率提升。

前面已经说到,当等待时间较长时,等待场景就是一个很大的流量池。针对用户想要快点完成任务的需求,可以尝试提供MGM或付费服务来满足用户的加速需求。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比如智行火车票邀请好友赠送加速包。另外,因为用户在等待场景停留时间较长,提供其他的付费产品,用户如果有消费需求,也有可能会创收。

除了以上两条经营策略,等待场景还有更多价值可以挖掘,还有更多经营空间。希望以上的小小想法可以帮助到你~

专栏作家

狐檬,公众号:小狐学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千万级互金产品和运营经验,擅长做业务增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产品的运营策略(等待场景的经营策略分享)

发布于 2024-02-22 23:4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huati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