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模型的 品牌延伸心理机制的分析
根据品牌延伸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品牌延伸机制,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据此深度把握品牌延伸机制及其营销意义。
该方法假设某一品牌A 最初的主产品为X,随着品牌的使用,品牌A 逐渐具有了某种意义(meaning)和联想(association)。这些意义与联想可记为(a1, a2,…,an)。现若将产品Y 作为品牌A 的延伸方案,产品Y 是一个合适的延伸对象吗?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消费者认识这一问题要做两个方面的评估:一是产品Y 与主产品X 之间的相似性评价。如果产品Y 当被认为与主产品X 之间确实存在相似性时,则要进行第二步评价即延伸产品Y与品牌A 的意义和联想的融合性评价。融合性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1)品牌A 延伸到产品Y上后,哪些意义和联想可以转移到产品Y上去。
(2)Y产品的哪些意义和联想不能与主产品X 存在即与Y不能建立联系。
(3)品牌A 的某些意义和联想,转移到产品Y 上去后可能成为负面联想。
认知心理学认为,消费者通过对品牌认知与分析后会得出产品Y 与品牌A 之间是否具有融合性的结论。换言之,如果消费者通过上述评价,品牌A (意义与联想)就可以延伸到产品Y 上去。这就是所谓“品牌延伸的静态分析”。其心理实质可以用品牌认知与情感理论进行解释。
进一步研究认为上述的分析方法是将品牌(消费者概念)与产品的关系视为单向性的,这对解释品牌延伸能改变品牌意义与丰富内涵就显得不够。目前认知心理学对此的研究方法又作了进一步改进。该方法认为,品牌A 可以影响延伸产品Y,反过来,延伸产品Y 也会影响与作用于品牌A ,认知这一问题就得需要从品牌延伸认知心理学的动态角度加以分析。品牌延伸的认知心理学动态分析,其实质就是主体心理意义建构的相互作用观。从这一角度来看,品牌延伸产品能改变品牌的意义与联想,丰富品牌的内涵。同时在某些情境下还能改变原品牌意义或原品牌的主产品。这就是说,品牌延伸的作用可能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与当代品牌理论中循环促进,相互适合的观点是一致的。
品牌延伸的认知心理学方法表明,品牌意义和联想、主产品和延伸产品之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所以在使用品牌延伸策略时经营者要有动态分析观点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