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模型与营销战略意义

肥龙KY
肥龙KY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8 浏览

 品牌延伸模型与营销战略意义

  目前也有营销理论不同意品牌延伸,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品牌应该是专门化,不应该将品牌延伸到一个新产品上去。一个知名品牌的确立,它依赖于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的认知和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建立的对该品牌的信赖感,这种认知和信赖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最后品牌便依附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的无意识归纳得以存在。如果你将这样一个品牌用于一个不相关或完全不相关的产品之中,消费者原有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图式势必要对新产品产生反向拉力。这种拉力进而会混淆了新产品的特性,结果以新产品的失败而告终。

  Jack Trout的定位理论对此作了更为严厉的批评。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心理定位,即针对明确的消费群体,满足特定的消费需求。因为消费者的大脑中,往往也只能记得起该品牌最独特性的一面,也就是消费者谈到品牌的第一反应。有研究表明:企业70%以上的利润正是来自于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反应所产生的。

  成功品牌延伸主要是品牌形象的扩展,即新品牌能得到原品牌的无偿增值。可以说,品牌延伸只是价值转移,新品牌的价值只是从原品牌身上剥离的一块,因此,新品牌占有率是从原品牌的市场挖过来的,通俗地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不会有增值产生。可见运用品牌延伸机制制定品牌策略时,消费者对原品牌的信赖、信心、第一反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基于上述品牌延伸机制与品牌策略的关系,在品牌延伸决策时要考虑到两大力量。一是品牌延伸力(extension power )即是指受原品牌资产(包括知名、品质、联想和消费者忠诚度等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某些品牌与特定产品类别的联接过于紧密,那么延伸力就弱。要使品牌延伸力提升,品牌结构要素要从产品、成本、专有技术等因素向利益、价值理念和自我体验等因素方向发展。否则,品牌延伸力将受到影响。

  二是品牌杠杆力(lever power)。而品牌杠杆力与品牌延伸力作用是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给予某一品牌很大的延伸力,则其杠杆力一定很低,反之,一个具有强有力意义联结的品牌,一般很难有延伸空间。这一点在品牌策略决策中应予以考虑。

  品牌延伸与怎样塑造品牌意义联想也是一个复杂问题。具体地说,从品牌延伸的产品关联性机制,告诉经营者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当原品牌(消费者原品牌知识)与延伸产品之间相适合(fit)时,品牌延伸就容易取得成功。而原品牌与延伸产品的适合性受到两个条件影响:一是产品—特征—相似性(product –feature –similarity),二是品牌(非产品)—概念—一致性(brand –concept –consistency )。前者是指原品牌产品特征或性能与延伸产品之间的相似性。后者则是对前者的发展,更强调品牌概念意义和联想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包容性。如果延伸产品被认为包容于原品牌意义和联想之中,则一致性(适合)就高,产品延伸就能成功,否则难以成功。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概念的联想一般比具体概念的联想更丰富。这一原理运用到品牌延伸上含义就是具体产品的特征联想在延伸时比抽象的概念意义联想更困难。也就是说,品牌意义联想越丰富,品质信誉越高,产品延伸的宽度就可能越大,在市场上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品牌延伸中原品牌概念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品牌延伸效果受到与来自广告、消费者使用经验、口碑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品牌延伸的成功机会是由消费者的认知或理解所控制的。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在如何使用原品牌与产品延伸的策略上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发布于 2022-12-08 21:3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肥龙KY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