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战略的种类
市场战略。是指一个企业为获得与目标市场交换的预期结果所做的长远性谋划和主观努力。它的任务是调节需求的水平、时间和性质,其实质是一种需求管理。它又分为市场选择战略和市场发展战略两个层次。一是市场选择战略,即决定是否在某一产品市场上发展。它是建立在对市场吸引力和企业实力的正确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并与企业产品紧密相连的。基本的市场选择战略有发展型、维持现状型、退出型三种,它们分别与企业总体战略的三个类型相对应。二是市场发展战略,即怎样发展已选择的市场。它有两种含义:一是纵向发展,即现有市场挖潜;二是横向发展,即开拓新的市场。基本的市场发展战略有市场渗透型、市场开发型、产品开发型、混合型四种。另外,还有两种特殊的市场发展战略:一是市场紧张型,即企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传统产品市场保持供应紧张局面,同时用部分产品去开辟新的市场;二是逆向型,即企业逆市场潮流而为,后发制人,以求出乎意料的成效。
产品战略。是指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所进行的全面性谋划,包括整顿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以及产品组合等。它相应地涉及三个层次:企业产品的选择战略、企业产品的发展战略、企业产品的组合战略。实际上,产品战略与市场战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紧密联系,并有相互对应关系。一是产品选择战略,即企业应该淘汰、保留、改进哪些老产品,又应该发展哪些新产品。它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对企业实力尤其是产品开发能力的分析以及对企业现有产品分析评价的基础之上的。老产品的放弃或淘汰,对应于退出型市场选择战略,又进一步分为立即放弃、逐步放弃、自然淘汰三种。老产品的保留与改进,对应于维持现状型市场选择战略,可通过改进产品、改进市场、改进服务三个途径实现。新产品开发,对应于发展型市场选择战略,它需要相应的人、财、物力投入,既具有高机会,也具有高风险。二是产品发展战略。即企业如何发展已经选择确定的某些产品。它涉及到市场细分和产品目标定位两个问题。①市场细分。就是按着地域、人口、购买者心理及行为等因素,将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而其中任何一个子市场都有可能被选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产品与子市场存在着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四种组合。②产品目标定位。是指企业就某种产品属性,对本企业和竞争对手在目标市场上各处于什么位置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将本企业产品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销组合。三是产品组合战略。由于企业会同时拥有老产品和新产品,它们又具有不同的市场吸引力和利润率,因此,企业应在新老产品之间、新产品之间、老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组合,以使企业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降低成本与业务增长、高风险高利润与薄利多销等相互矛盾的目标之间保持一定平衡,以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
技术战略。是指企业对自身技术水平、技术选择、技术发展方面的总体性谋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战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技术战略的基本内容。①确定企业所处行业属于何种技术类型,是稳定型技术,还是活跃型技术或动荡型技术;②预测行业较长时期内会有哪些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近期内会有什么技术革新;③研究竞争对手的技术战略、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前景;④分析企业内部技术开发的能力并提出企业技术开发方向;⑤确定企业技术发展方针及相应措施;⑥对企业已开发的技术和已获得的新技术产品,选择推向市场的时机。二是技术选择战略。一方面指企业选择技术战略的原则。主要有:①技术战略应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密集型程度、供给与推销能力等)相吻合;②与企业所在地区或部门的技术及其发展水平相吻合;③与国家科技政策及经济政策相吻合;④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其中第一点最为重要。另一方面是指企业选择在行业技术发展上的位置。主要有领先型,即保持技术发展的领先地位;尾随型,即追随在技术领先企业的后边采用新技术;模仿型,即靠购买专利技术,进行仿制,步人后尘。三个类型各有千秋,实力较强的企业,一般同时采用三种方式,并在这三者中寻求最佳组合。三是技术发展战略。是指如何获得新技术,也有三种方式:①独立的科研开发。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三个阶殴,它多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所采用。②技术引进。它多适用于中小企业。③引进与革新相结合。它具有多样性,比较适合于有一定技术基础和大批老设备但又缺乏大规模引进技术所需资金的企业。有的企业往往联合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并寻求三者的合理组合,在风险与安全、巨利与微利、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求得适当平衡。
其他职能战略。上述三种职能战略在企业经营中居于十分重要位置。此外,还有营销战略、供应战略、财务战略、人事战略、联合战略等。它们分别是有关业务领域的总体性谋划。各种职能战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开发型的市场战略、开发型的产品战略、领先型的技术战略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并与总体战略中的特色经营战略密切相关。所以,应当掌握与运用相互问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