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息源的分类
内部信息源,即在整个商业系统内部产生的、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控制论研究把机器、生物、社会都看作一个系统,系统内部都是协同有序、相互制约的,系统外部也彼此联系、发生各种作用。经济活动也有系统,也是按系统进行组合,遵循自身的经济规律进行运动的。在商业经济运动过程中,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反映出新情况,形成;商业内部信息源。
外部信息源,即商业系统以外产生的各种信息。商业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整个商业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它要与外部环境不断地进行各种交换:外部环境也对商业经济活动存在这样那样的渗透,所以说,商业经济活动不仅受内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诸如国家计划、市场行情、生产供应、储存运输能力等的作用,形成为商业外部信息源。
来自商业内部的信息源主要有:
1.经营管理部门的信息。指经营管理部门及其下属机梅的各种长期规划、中期,短期的经营计划,决策,对企业商品购、销业务的指挥、控制,监督情况。
2.经营业务部门的信息。,包括商业企业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情况的财务会计记录、企业购,销进展情况的统计数据、商品物价变化情况及数据、经济核算等职能部门的统计报表、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历年来商品购、销,存原始经营数据、商业企业内部的购销情况分析,业务活.动分析,商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总结,以及资金占用、工资指数、商品库存等经济情况。
3.商业购销业务活动过程的信息。包括商业企业内务商品部、柜台、业务组的各种原始记录。比如,商品经营品种、结构、购销存日进度及资金占用情况等。同时,还有劳动定额、企业内部的规章条例,标准的制订,市场交易活动的指挥调节等情况。
4.物质技术方面的信息。指商业企业原有物质技术设备的利用,改造及新技术设备的引进情况,零售、批发商业网、仓库网的分布状况,储运等环节技术革新改造情况及各种不同形式的贸易中心的组建,适应现代商业购销特点的店堂、仓库的设计情况等。
5.商业企业内部其它部门的信息。这里主要指行政,后、勤、人事、保卫等部门的信息。包括商业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劳动纪律,年龄,知识结构情况,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商业经营计划在执行中的反应等。来自商业外部的信息源主要有:
1.国家、政府机关有关商业经济活动的信息。包括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颁布、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统计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有关商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统计资料、数据,商业企业中人、财,物要素情况和商品购,销、运、存经营活动的计划及市场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分析。其中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法令、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准绳和依据。
2.生产部门的信息。包括生产部门提供的工业产品原料供应,生产流程、花色品种、产品结构,新产品的试制和投产,产品规格、型号、产品的内在质量等情况。以及农业生产情况,特别是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农业的丰歉对某些工业原料来源的直接影响情况等。
3.国内外市场信息。包括国内市场管理部门和商业部门提供的商品竞争情况、销售状况、购买力状况、供求变化状况、反映市场行情和产品产供销情况的资料和数据;以及国外商业现状包括商业管理手段及方式,通过外经、外贸途径或杂志、书刊提供灼国际商情、商讯,出国人员的实地调查访问、通讯报道反馈的市场信息以及边境贸易开展情况等。
4.消费者和用户信息。包括消费者和用户的购买欲望,购买力与购买力投向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等。
5.城市经济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指由商业行政系统、管理系统、经营系统、新成立的各种信息中心提供的经济信息,这种经济信息一般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发出的专业情况、数摆、资料及咨询预测信息。
6.商业企业中同行业经营管理部门的信息。包括同行业召开的各种会议、商品交易会、商品展销会上提供的情报信息,如某种新产品的问世及购销情况,全国各地主营商品的产供销动态及竞销情况等。
7.科研机构提供的信息。包括商业情报管理机构及科研单位发出的有关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研制及引进先进管理手段的信息情况。
8.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传播介媒报道,宣传、提供的商情分析及新产品信息等。
总之,无论是内部信息源还是外部信息源,作为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都是很好的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商业内部信息源由于产生于商业企业内部,因而比较固定,容易掌握,比如,企业资产情况,人员情况等。商业外部信息源由于来自商业企业外部,非本企业能控制的,因而随机性大,需要花大力量去搜集。随着现代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不断发展,商业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市场,拥有更多的顾客,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同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采集、分析商业企业外部的信息。
(二)按商业信息的载体可分为文献信息源和非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即通过文献资料获得的信息来源。它是一种经过加工的特殊的实物信息源,是一种最直接的收集信息、传播知识、系统保存的信息源。由于是采用文字、符号、图形及现代科技成果如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信息,因而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现代商业经营中,很多企业采用这种文献信息源发出商品信息。比如,全国各大百货商场普遍在商场内安装大屏幕电视机,由闭路电视播出本商场各部所经营的特色产品的信息,从而引导消费、进行有效、有序化经营。
非文献信息源,即没有经过任何手段记录的信息来源。一般指口头传播的信息来源与实物传播的信息来源。比如,捎费者之间以口语方式传播的商品价格信息、商业企业内部的商品陈列厅(室)里展出的样品。
文献信息源和非文献信息源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文献信息源便于储存;比如,印刷类信息源可以将商业信息印在报纸,杂志、图书上,以资料的形式储存于图书馆、档案库。音像类信息源可以将信息存储于录音磁带或录像磁带中。缩微类息信源将信息摄于胶片加以存储,需要时拿出扩冲、洗印。电子计算机记录的信息则优于上述几种类型,它把信息记录在磁盘上,储存在电子计算机内。利用电子计算机存储信息是今后信息利用、信息处理的方向。非文献信息源的特点是利用口语、实物传输信息直接、及时、迅速简便,不用借助于其它设备,传播比较容易。消费者对商场的购销信息的传播,常属于这种信息源。用口语传播的商业信息源的缺点是无法贮存,口语传递信息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还可能造成失真、失误。用实物传播的信息源不便贮存,因为很难按原样保管不变。
(三)按商业信息生成和发送时间可分为连续信息源和离散信息源连续信息源,是随时间的推移而连续发送的信息。商业是在奴隶社会后期萌芽,封建社会形成,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并发展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经济组织。生产者要想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就要使自己的商品在流通领域进行交换。从商业诞生的那一刻起,流通领域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生成和发送着商业信息。由于商业经济活动是一种相互协调并连续不断的常规性活动,所以,生成和发送的商业信息也是商业系统内部循环运动的连续过程,商业企业生成初发送的商业信息一般是连续信息源。
离散信息源是随时间的变化而断断续续地发出的信息。因而除在一般情况下是连续信息源外,有时也出现离散信息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开拓市场,展开竞销,增加经济效益,各地区、各商业部门经常召开不同类型的贸易促进会、商品交易会、新产品展销会等。随着会议的召开、进彳亍,必然产生,发送出一系列有关的商业信息,但随着会议的结束,会议信息、商品信息的生成就随之中止。必须等到下一次召开贸易促进会、商品交易会、新产品展销会时才能再产生新的商品信息。这是商业系统非常规的信息源,属于离散信息源。
连续信息源发送的商品信息有序化程度高,规律性较强,所含信息量小,离散信息源发送的商品信息偶然性大,无序性大,信息量相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