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

7月11日
7月11日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 浏览

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

  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股市的政策性影响较大,认为要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主营业务状况、核心竞争力五个方面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1、偿债能力方面

  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必须保持充分的偿债能力。作为并购公司而言,由于并购方式的不同将会对它的偿债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金购买式,将会使并购公司发生大量的现金流出,若举债融资进行收购将会影响收购方公司未来的偿债能力;承担债务式,不会产生大量的现金外流,但是被并购方的债务同样会对收购方的整体偿债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如何在并购发生后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善偿债能力是收购方企业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现金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等。

  2、盈利能力方面

  企业必须盈利,才有生存的价值。从动因上看,追求利润是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活动的最主要动因之一,上市公司都希望通过并购来追求更大的利润或者弥补亏损。例如,通过并购绕过行业壁垒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是为了追求该行业的高额利润;通过并购价值链上的上游或下游企业,实现价值链的重新整合,同样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因此,上市公司并购发生以后,所关注的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并购是否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方面指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等。

  3、资产管理能力方面

  资产管理能力反映的是上市公司在资产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效率。上市公司往往收购的是经营业绩较差,面临破产的公司,上市公司之所以对其进行收购,是在于对该公司进行重新改造以后所具有的潜力,如果并购的发生将会使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性改善,那么同样也可以实现其追求利润的目标。主要指标: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等

  4、主营业务状况方面

  目前我国有不少上市公司主业不鲜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差。很多上市公司盲目地搞多元化经营,把经济规模等同于规模经济,认为实现规模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扩大资产规模。事实上,如果公司的主业不强大,盲目地搞多元化经济,忽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只会引起主业的分散,经营上也无法集中精力。因此,主业鲜明状况也应作为上市公司重组效果的一个评价力一面。通常我们用主营业务鲜明率来反映主营收入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鲜明率=(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5、核心竞争力方面

  企业发展壮大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依靠内部积累资源稳扎稳打;一是通过吸收外部资源跳跃式前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支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在通过外部获取方式获得优势资源或独特专长之后,并不会自动生成核心能力,也不意味着必然拥有竞争优势。必须将本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和资源与外部获取的各种能力和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才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主要用企业市场占有率,新产品研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企业生产能力等指标来反映。

发布于 2023-01-05 12:0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7月11日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并购绩效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分析
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