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冷却水供应水塔的制作方法

吉祥
吉祥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7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具体涉及热电厂冷却水供应水塔,且本实用新型用于冷却热电厂水源的水温,具体是一种热电厂冷却水供应水塔。背景技术:[0002]冷却塔(thecooling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0003]现有的冷却塔底部有最大的圆周,可以最大限度的进入冷空气,但因水源的温度过高,不易冷却塔底部的进风口不能满足水源快速冷却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水源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能快速的冷却水源,使提高冷却水塔的冷却效率。[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热电厂冷却水供应水塔,包括连通有进水装置与出水管的塔体,塔体上依次设有第一通风口、出水口、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处设有支撑拱块,出水口处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引导板,且塔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外界接触的散热槽块,散热槽块的底端设有与塔体内腔连通的进水口,塔体内腔设有用于出水口出水的拱板,第二通风口处设有支柱。[0007]进一步的,塔体内腔设有用于导水的v字板,v字板的底端设有排水孔,v字板设于第一通风口与拱板之间。[0008]进一步的,塔体向上延伸的一端设有进水装置,且进水装置延伸进塔体内腔的部分设有喷头。[0009]进一步的,进水装置包括置于塔体内腔的环管,环管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延伸管上设有喷头,第一通风口用于冷却喷头喷射出的水流,环管上连通有延伸出塔体的进水管。[0010]进一步的,引导板包括围绕出水口上下设置的上斜板、下斜板。[0011]进一步的,散热槽块的槽壁内设有导流块,引导板用于引导水流至导流块处。[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1、本实用新型中,高温度的水源依次通过第一风口、出水口、第二通风口进入的冷空气进行冷却,因水源多次与冷空气接触,所以能快速冷却,因而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0014]2、在本实用新型中,因喷头喷出的水成雾状,所以这时与空气的接触面最大,因而第一通风口进入冷空气时,能初步对水源进行初步冷却,并为下一次冷却作铺垫。[0015]3、在本实用新型中,因散热槽块与外界接触,因此,当经过一次冷却的水源通过出水口流入散热槽块内时,可达到第二次冷却,并为下一次冷却作铺垫。[0016]4、在本实用新型中,出水口的水源通过引导板引入散热槽块内,并使水源与散热槽块的第一接触点在导流块表面,使水源的走向为l形,不仅延长了水源与冷空气的接触时间,也加快了水源的冷却速度。[0017]5、在本实用新型中,v字板便于水流集中并从排水孔中排出,加快了排水的速度。[0018]6、在本实用新型中,拱板便于水流从出水口处快速流出。[0019]7、在本实用新型中,经过两次冷却的水源通过进水口进入塔体内腔,水源在流入的同时第二通风口进入的冷空气对水源进行第三次冷却,通过三次冷却,水源的温度会快速降低。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是进水管与环管的连接示意图;[0022]图3是环管与延伸管的连接示意图;[0023]图中标记:1塔体,11第一通风口,111支撑拱块,112v字板,113排水孔,13出水口, 131引导板,132上斜板,133下斜板,134拱板,14散热槽块,141导流块,142进水口, 15第二通风口,151支柱,16出水管,2进水装置,21进水管,22环管,221延伸管,222 喷头。具体实施方式[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5]一种热电厂冷却水供应水塔,包括连通有进水装置2与出水管16的塔体1,塔体1上依次设有第一通风口11、出水口13、第二通风口15,第一通风口11处设有支撑拱块111,出水口13处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引导板131,且塔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外界接触的散热槽块14,散热槽块14的底端设有与塔体1内腔连通的进水口142,塔体1内腔设有用于出水口13出水的拱板134,第二通风口15处设有支柱151。[0026]进一步的,塔体1内腔设有用于导水的v字板112,v字板112的底端设有排水孔113,v字板112设于第一通风口11与拱板134之间。[0027]进一步的,塔体1向上延伸的一端设有进水装置2,且进水装置2延伸进塔体1内腔的部分设有喷头222。[0028]进一步的,进水装置2包括置于塔体1内腔的环管22,环管22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221,延伸管221上设有喷头222,第一通风口11用于冷却喷头222喷射出的水流,环管22上连通有延伸出塔体1的进水管21。[0029]进一步的,引导板131包括围绕出水口13上下设置的上斜板132、下斜板133。[0030]进一步的,散热槽块14的槽壁内设有导流块141,引导板131用于引导水流至导流块 141处。[0031]实施例1[0032]参见图1~3,一种热电厂冷却水供应水塔,包括连通有进水装置2与出水管16的塔体1,塔体1上依次设有第一通风口11、出水口13、第二通风口15,第一通风口11处设有支撑拱块111,出水口13处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引导板131,且塔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外界接触的散热槽块14,散热槽块14的底端设有与塔体1内腔连通的进水口142,塔体1内腔设有用于出水口13出水的拱板134,第二通风口15处设有支柱151。[0033]进一步的,塔体1内腔设有用于导水的v字板112,v字板112的底端设有排水孔113, v字板112设于第一通风口11与拱板134之间。[0034]进一步的,塔体1向上延伸的一端设有进水装置2,且进水装置2延伸进塔体1内腔的部分设有喷头222。[0035]进一步的,进水装置2包括置于塔体1内腔的环管22,环管22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221,延伸管221上设有喷头222,第一通风口11用于冷却喷头222喷射出的水流,环管22上连通有延伸出塔体1的进水管21。[0036]进一步的,引导板131包括围绕出水口13上下设置的上斜板132、下斜板133,上斜板 132、下斜板133可对水源的流向进行控制,使其流入散热槽块14内。[0037]进一步的,散热槽块14的槽壁内设有导流块141,引导板131用于引导水流至导流块 141表面,使得水源与导流块141的表面进行撞击后呈l形走向,从而延长水源与冷空气的接触,加快水源的冷却速度,[00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11进入的冷空气可对喷头222喷出的水雾进行初步冷却,因水雾遇冷会凝结成水,所以当经过第一冷却后会通过排水孔113流入到拱板134上,因拱板134呈拱形,因此水流会从出水口13流出,因引导板131的作用,从出水口13流出的水会与导流块141的表面接触,通过与导流块141的撞击,水流会呈l形走向流入散热槽块14内,不仅延长了水源与冷空气的接触时间,也加快了水源的冷却速度,经过两次冷却后的水通过进水口142进入塔体1内腔,与其同时,水源会与第二通风口15进入的冷空气会对水源进行第三次冷却,因水源多次与冷空气接触,所以能快速冷却,因而也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发布于 2023-01-06 23:2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吉祥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