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苗转换机构及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paul2014
paul2014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8 浏览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火用具领域,涉及一种火苗转换机构及打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生产与销售的打火机,其主要包括机体、气体、导气管组件、火控旋钮、火力保护罩、手动按压件、点火器组件、橡胶垫片及金属弹力片,这种打火机,仅只能供人们用于打火,现有技术中的打火机,无法实现非明火(直冲火苗、防风火苗)和明火之间的转换,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火苗转换机构及打火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苗转换机构,包括两组火苗组件、出气阀,其中一组火苗组件为明火组件,另一组火苗组件为非明火组件,所述出气阀的出气口处设有多通管,所述多通管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每个一组火苗组件均分别与所述多通管的一个出气口相连通,其中所述明火组件通过弹性气管与多通管的出气口相连接,还包括支架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支架可周向旋转,所述支架上设有明火管道限位孔,所述弹性气管限位于明火管道限位孔,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支架周向旋转并在其转动行程上具有使弹性气管放松正常通气的第一位置和使弹性气管被挤压阻断通气的第二位置。

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弹性部件,所述支架主体和弹性部件上均设有凹槽且相互配合形成大小可变的明火管道限位孔;所述转动件上设有推动凸块;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推动凸块对弹性部件无作用力,且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推动凸块推动弹性部件使弹性部件对所述支架主体和弹性部件之间的弹性气管形成挤压作用。

所述转动件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套设在支架外,所述弹性部件连接于支架主体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推动凸块设置在转动件的内侧表面对应弹性部件的位置上。

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支架主体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凸块设有限位滑槽,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支架周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限位滑槽滑移,当所述转动件分别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分别位于限位滑槽的两端部。

所述限位滑槽内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对第一限位凸块形成限位作用,以及当一定外力作用在转动件上使转动件转动可解除第二限位凸块对第一限位凸块的限位作用。

另一组火苗组件为非明火组件,所述非明火组件为直冲火苗组件或防风火苗组件,所述非明火组件中的直冲宝塔或混合室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转动件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套设在支架外,所述转动件侧壁上设有进空气口,当所述转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进空气口与外界连通。

一种打火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燃气箱、点火装置,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上述的火苗转换机构。

所述壳体组件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转动件的部分暴露于开口处,操作于开口处的转动件部分可使转动件转动。

所述转动件上设有防滑纹路,当转动件位于第一位置和/或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滑纹路暴露于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火苗转换机构,具有两组火苗组件,其中一组为明火组件,另一组火苗组件为非明火组件,具体可以为防风火苗组件,也可以为直冲火苗组件,通过转动件相对支架转动实现连通明火组件的弹性气管被挤压阻断通气和放松正常通气两种模式的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转动件和支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转动件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隐藏壳体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气阀;2,多通管;3,支架;301,明火管道限位孔;302,支架主体;303,弹性部件;304,限位滑槽;305,第二限位凸块;306,第四限位凸块;307,插孔;308,非明火组件安装槽;309,明火针安装槽;4,转动件;401,推动凸块;402,第一限位凸块;403,进空气口;404,防滑纹路;405,第五限位凸块;5,燃气箱;6,开口;7,弹性气管;8,壳体;9,头盖;901,插轴;10,翻盖;11,火花生成组件;12,出气阀控制组件;13,直冲宝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火苗转换机构,包括两组火苗组件、出气阀1,其中一组火苗组件为明火组件,另一组火苗组件为非明火组件,所述出气阀1的出气口处设有多通管2,所述多通管2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每个一组火苗组件均分别与所述多通管2的一个出气口相连通,其中所述明火组件通过弹性气管7与多通管2的出气口相连接,还包括支架3和转动件4,所述转动件4相对所述支架3可周向旋转,所述转动件4相对所述支架3周向旋转并在其转动行程上具有使弹性气管7放松正常通气的第一位置和使弹性气管7被挤压阻断通气的第二位置。两组火苗组件,其中一组为明火组件,另一组火苗组件为非明火组件,具体可以为防风火苗组件,也可以为直冲火苗组件,通过转动件相对支架转动实现连通明火组件的弹性气管被挤压阻断通气和放松正常通气两种模式的切换。

明火式的火苗是通过一根供气导管形成燃气通道,在供气导管上端部喷出后与空气混合燃烧,对燃气的阻力较小。

防风火苗组件中会设有混合室,在气流通道上形成更低的压力,吸入更多的空气,与打火机的燃气充分混合,剧烈反应、燃烧,火焰形成的高温使气体更加膨胀,压力增大,使火焰以较高的速度喷出,因此在大风等恶劣环境下也能点燃。防风火苗组件对燃气的风阻较大。

直冲火苗组件中会设有直冲宝塔,其中具有设有微孔的直冲喷嘴、混合室,燃气经直冲喷嘴中的微孔,在混合室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大部分燃气从喷嘴导管喷出,产生的火苗为强劲的、竿状的、高热量的直冲火焰。直冲宝塔对燃气的风阻较大。

对于阻力较大的火苗组件,如上述的防风火苗组件和直冲火苗组件,当明火组件的弹性气管放松时,燃气更多的是进入明火组件,点火后形成明火,而非明火组件进入的少量燃气混合空气后不会形成火焰;当明火组件的弹性气管被挤压阻断通气时,燃气才能进入非明火组件形成防风火苗或直冲火苗或其它类型的火苗。

对于阻力较小的火苗组件,则可以采用具有较大风阻的导管。或者同样采用弹性气管,通过转动件4相对支架转动实现切换着挤压两组火苗组件的弹性气管使其中一根弹性气管被阻断通气。

在本实施例中,多通管2具体为三通管,一个管口与出气阀1的出气口连接,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明火组件和非明火组件相连通。也可以额外设置其它管口,设置在打火机内连接第三组甚至第四组火苗组件,形成多火苗打火机。

如图3-5所示,所述支架3包括支架主体302和弹性部件303,所述支架主体302和弹性部件303上均设有凹槽且相互配合形成大小可变的明火管道限位孔301,所述弹性气管7限位于明火管道限位孔301中;所述转动件4上设有推动凸块401;如图3所示,当所述转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推动凸块401对弹性部件303无作用力,且当所述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即图3中转动件4顺时针转动90°左右)时,所述推动凸块401推动弹性部件303使弹性部件303对所述支架主体302和弹性部件303之间的弹性气管7形成挤压作用。设置弹性部件303可以起到保护弹性气管7的作用,也可以不设置弹性部件303,直接在支架主体302外壁上设置凹槽限位弹性气管7,通过推动凸块401与弹性气管7直接作用使弹性气管被挤压阻断,但是这样在推动凸块401相对支架主体302转动时,容易使弹性气管7偏移,另外,对挤压弹性气管7的作用面极小,容易导致弹性气管7破损。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凸块401为柱形凸块,且端部为光滑曲面,弹性部件303一侧与支架主体302连接且另一侧相对支架主体302翘起,推动凸块401相对支架主体302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推动凸块401的端部贴合弹性部件303外壁,使弹性部件303相对支架主体302翘起的一侧与支架主体30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支架主体302和弹性部件303所形成的明火管道限位孔301,弹性气管7被挤压。推动凸块40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凸块。也可以在支架主体302上设置滑槽,弹性部件303设置在滑槽内相对支架主体302滑移,但是这样的结构相对复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4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4套设在支架3外,所述弹性部件303连接于支架主体30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推动凸块401设置在转动件4的内侧表面对应弹性部件303的位置上。这样,转动件4的所有外表面均可设置为用于推动使其转动的结构。

也可以使支架3套设在转动件4外,弹性部件303连接于支架主体302的内侧壁,推动凸块401设置在转动件4的外侧表面,这样,转动件4的上端或下端可设置为用于推动使其转动的结构,而位于支架3内的部分则不宜设置。

也可以使支架3和转动件4上下设置,弹性部件303、推动凸块401则位于支架3和转动件4相互接触的上下表面,这样体积较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4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402,所述支架主体302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凸块402设有限位滑槽304,所述转动件4相对所述支架3周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402位于限位滑槽304滑移,当所述转动件4分别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402分别位于限位滑槽304的两端部。通过第一限位凸块402和限位滑槽304配合,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4相对支架主体302转动的角度限制范围为0-9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角度限制范围。

所述限位滑槽304内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305,当所述转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305对第一限位凸块402形成限位作用,以及当一定外力作用在转动件4上使转动件4转动可解除第二限位凸块305对第一限位凸块402的限位作用。第二限位凸块305可以防止无人操作的情况下火苗切换为非明火。

另一组火苗组件为非明火组件,所述非明火组件为直冲火苗组件或防风火苗组件,所述非明火组件中的直冲宝塔或混合室固定在所述支架3上。所述支架3上设有非明火组件安装槽308,非明火组件中的直冲宝塔或混合室固定非明火组件安装槽308内。所述支架3上设有明火针安装槽309,明火组件的明火针固定在明火针安装槽309内。非明火组件安装槽308与明火针安装槽309相隔距离较小,点火用的火花生成组件可以仅设一组。或者使非明火组件安装槽308与明火针安装槽309相隔较远,则点火用的火花生成组件分别各设一组。

所述转动件4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转动件4套设在支架3外,所述转动件4侧壁上设有进空气口403,当所述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进空气口403与外界连通。这样当所述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以实现更好地进入空气与燃气混合。支架3上设有连通直冲宝塔或混合室的通孔,便于进空气,当所述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进空气口403对准通孔。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一种打火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燃气箱5、点火装置,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实施例1的火苗转换机构。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壳体组件侧壁上设有开口6,所述转动件4的部分暴露于开口6处,操作于开口6处的转动件4部分可使转动件4转动,这样结构更加紧凑。或者,也可以采用传动机构实现转动件4转动,例如齿轮组件。

所述转动件4上设有防滑纹路404,当转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和/或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滑纹路404暴露于开口6处。这样便于转动转动件4。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4为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滑纹路404暴露于开口6处,转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进空气口403露于开口6处,这样还可以起到指示火苗是明火还是非明火的作用。

其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8和盖体9,如图9所示,盖体9上设有插轴901,所述支架3上设有插孔307,通过插轴901和插孔307插接配合,使支架3无法转动。

转动件4内壁设有第五限位凸块405,所述支架主体302外壁设有第四限位凸块306,安装时,第四限位凸块306位于第五限位凸块405下方,支架主体302与盖体9通过非明火组件连接固定。盖体9与壳体8连接后,转动件4位于盖体9与壳体8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点火组件包括火花生成组件11和出气阀控制组件12,为安全型打火机。其中附图中火花生成组件1为砂轮与火石摩擦形成火花,也可以采用电子夹组件形成电火花,或其它常见的用于打火机的火花生成组件。其中附图中的出气阀控制组件12为翻盖出气结构,也可以采用按压式出气的结构,或其它常见的用于打火机的出气阀控制组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发布于 2023-01-07 00:0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paul2014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