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中中
中中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 浏览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轴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线轴承滑动平台。背景技术:[0002]直线轴承与轴配合使用,可实现无限行程直线运动。因其低成本,低摩擦,高稳定,高精度的特点,直线轴承在自动化行业内被广泛应用。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让直线轴承运动组件领域向前迈进了一步,直线轴承滑动平台不仅可以节省加工成本,同时可以节约设计工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1、制造成本高;2、品质缺乏保障,精度低;3、设计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满足高负载,缺少便捷的装卸方式;4、缺少振动冲击保护;5、生产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线轴承滑动平台。[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轴承滑动平台,包括零件安装面板,所述零件安装面板的底部设有中间加强筋板和直线轴承安装板,所述中间加强筋板和直线轴承安装板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中间加强筋板将所述直线轴承安装板隔开、形成两个直线轴承安装端,所述直线轴承安装板的两个直线轴承安装端上均设有直线轴承,所述中间加强筋板两端均设有缓冲器。[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直线轴承的端部均与所述零件安装面板的边缘平齐。[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缓冲器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零件安装面板的边缘,所述零件安装面板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零件安装孔。[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直线轴承呈对称设置。[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一种改进,所述直线轴承安装面上还设有直线轴承固定板,每个所述直线轴承固定板通过六角螺丝固定安装。[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轴承滑动平台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直线轴承的两端均从所述直线轴承安装板穿出。[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平稳的直线运动系统需要共同使用两个或以上才能构成,现将两组直线轴承安装于轴承安装组件上,构成结构最紧凑的直线轴承滑动平台。该滑动平台主要由直线轴承4个,直线轴承安装座1个,缓冲器2个构成。将4个直线轴承安装于精密加工直线轴承座上,可有效保障两直线轴承的平行度,避免两直线轴承不平行在运动时产生挤压而使直线轴承损坏。在直线轴承安装座轴向运动方向的最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缓冲器,在直线运动滑动平台运动到极限位置停止时为滑动平台减少冲击与震动,为直线轴承滑动平台配套的动力系统减少损伤。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直线运动组件设计工时,减少动力元件的冲击损耗,降低直线轴承安装部件加工成本、装配难度、空间占用。附图说明[0012]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标记名称:1、零件安装面板2、中间加强筋板3、直线轴承安装板4、直线轴承安装端5、直线轴承6、缓冲器7、零件安装孔8、直线轴承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0017]如图1所示,一种直线轴承滑动平台,包括零件安装面板1,零件安装面板1的底部设有中间加强筋板2和直线轴承安装板3,中间加强筋板2和直线轴承安装板3呈十字交叉设置,中间加强筋板2将直线轴承安装板3隔开、形成两个直线轴承安装端4,直线轴承安装板3的两个直线轴承安装端4均设有直线轴承5,中间加强筋板2两端均设有缓冲器6。在直线轴承安装板3轴向运动方向的最两端分别安设置一个缓冲器6,在滑动平台运动到极限位置停止时为滑动平台减少冲击与震动,为直线轴承滑动平台配套的动力系统减少损伤。[0018]直线轴承安装板3根据不同需求搭配不同尺寸直线轴承5,该直线轴承安装板3可实现标准化,大大降低加工费用;材料使用硬铝,重量轻、强度大、便于铸造加工;直线轴承安装板3根据市面标准品轴承设计外形,采用合理设计,实现结构紧凑、高负载特点。[0019]4个直线轴承5安装于精密加工的直线轴承安装板3上,可有效保障两同一侧的直线轴承5的平行度,避免两直线轴承5不平行在运动时产生挤压而使直线轴承损坏。[0020]优选的,每个直线轴承5的端部均与零件安装面板1的边缘平齐。[0021]优选的,两个缓冲器6的伸出长度大于零件安装面板1的边缘,零件安装面板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零件安装孔7。[0022]优选的,四个直线轴承5呈对称设置。[0023]优选的,两个直线轴承安装板4上还设有直线轴承固定板8,每个直线轴承固定板8通过六角螺丝固定安装。[0024]优选的,每个直线轴承5的两端均从直线轴承安装板3穿出。[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发布于 2023-01-07 02:1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中中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4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