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你这个大骗子!!!

时隔3月。
4月10日,网红饮料元气森林《一个迟来的升级》再一次让大家回忆起了被“糖水”支配的恐惧。粗看之下元气森林“对不起+调配方+发红包”的一系列操作,在H&M、耐克们死不悔改,李宁、安踏们装聋作哑,特别是在椰树椰汁诡辩服软的风波之后显得相当“清新脱俗”。
细看之下这道歉怎么有些变味?元气森林的提醒式道歉?
对于元气森林道歉这件事,其实大多数人都不知其中原委。只知道近日#元气森林因宣传0蔗糖致歉# 的话题突然就冲上了热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世上果然没什么“无糖快乐水”。早在1月9日,知乎答主@KellyWeaver 小姐姐引经据典的一篇饮料测评《什么?无糖乳茶喝了也会胖?——超市常见低糖、无糖饮料的营养学价值点评》里提到:奶茶里面的奶,无论是乳蛋白、乳脂肪还是乳糖,都是有能量的;元气森林额外加的果糖,热量也和普通的含糖饮料里加的蔗糖差不多。对于元气森林往乳茶里加结晶果糖,然后说果糖GI(血糖生成指数)低没事儿这事儿,小姐姐还打了一个通俗易通的比方。这种行为就相当于:你往山里放了狮子,然后跟山民说:不用怕,我放的不是老虎!1月10日。元气森林特别提到了乳茶中的三类糖:乳糖、天然代糖和结晶果糖,并且表示结晶果糖是低GI食物,相比于蔗糖有利于控制血糖。元气森林还声明:会尽快在三个月内升级标签,并提醒消费者乳茶是0蔗糖,不是无糖。


我们理解20元现金红包可能是临时起意,也确实在“一毛不拔”的互联网行业中彰显了部分诚意,客服考虑不周可以理解,才导致这么多人反馈客服“失联”。
虽然元气森林官微的态度很好,也在竭力“安抚”大家的情绪。但这却给人一种“道歉”连“20块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错觉。元气森林的问题配方?
撇开官微发红包客服拉胯的操作不提。我们不得不承认元气森林的处理虽然鸡贼但在及格线上。从提醒到升级、从接受批评到采纳建议、从更改广告词到调整原料配方,从问题发现者@KellyWeaver 到用安抚消费者。元气森林似乎什么都做了,又始终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就像@新华网 说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元气森林提醒式的道歉,我们需要的是元气森林好好反省!
毕竟。元气森林表面上是在提醒大家0蔗糖不是无糖,实际上就是在甩锅:“我玩文字游戏可以,但你没眼睛不行。”这不。部分网友已经得到其中真传。
当然。以上“刺耳”的声音只是极少数,声称消费者不懂0蔗糖和无糖也集中在12日上午。我们之所以不接受元气森林道歉,是因为元气森林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自己“错了”。从1月10日的提醒开始,元气森林还在强调乳茶热量低于1.5个苹果,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已经将糖和热量尽可能降低,并把偷换概念的问题定义为“在旧版标识中没有说清楚,引发了0蔗糖与无糖的误解”。知乎作者@凯喜博士 提到在**代谢的果糖会变成1-磷酸果糖,然后成为脂肪。
到4月10日的升级结束,元气森林包装从“0蔗糖”改到“低糖”、原料中删减结晶果糖就声称这是“升级”,道歉也仅仅只针对误解。一加一减,敢情元气森林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消费者想多了。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边乳茶刚刚被“无糖”除名,另一边气泡水成分中的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也正在失去“喝不胖”的光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也曾提醒:人工甜味剂同样也会升高血糖,代糖服用过多,会扰乱肠道菌群,从而影响代谢,还会让大脑发生错误的指令,以为吃的是真正的糖,长此以往胰岛素就会失衡,反而会变胖。除此之外。号称无糖、绿色、健康的气泡水其本质就是加了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和有机防腐剂山梨酸钾的碳酸饮料。赤藓糖醇在临床上会导致肠胃出现不适。三氯蔗糖则是一种高倍甜味剂。山梨酸钾更是一种有机防腐剂,在与人体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接触后,会有刺激作用;其分子还能与微生物细胞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防腐目的。
从乳茶到气泡水、从结晶果糖到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可怕的是宣传上的“避重就轻”却塑造了一家不久前完成5亿美元融资,一年内估值上涨3倍已达60亿美元,仅2020年就实现了29亿元销售额的新消费黑马。元气森林成也无糖败也无糖?
去年双十一期间。元气森林拿下全平台饮品销量第一,其中七成营收都来自无糖苏打气泡水。一方面是因为“无糖”“代糖”“0热量”等概念愈发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元气森林抓住了这阵风口,通过小红书、微博、直播等多种渠道“梭哈”式进入无糖营销领域,凭借“0糖”“0脂肪”“0卡路里”的卖点迅速抢占市场,用“肥宅快乐水”和“无糖苏打水”之外的“无糖快乐水”迎合了年轻消费者。这才有了元气森林的势不可挡。当然。这也与原始森林创始人唐彬森身上的互联网与游戏基因有一定关系,采用代工模式的元气森林建立了一套高速的供应链反应机制,一旦发现某款产品销量不佳,元气森林只需要一个季度就可以彻底调整。
从始至终。元气森林都在一口咬定这次危机只是“误解”,把虚假宣传和欺骗说的这么正义凛然,甚至裹挟着消费者来了一次升级换代,就像APP更新一样简单。但要知道消费者掏了钱,没有必要还要为你的虚假宣传买单。我们只是消费者,没必要为了喝一瓶饮料各个变成营养专家?而且消费者中也从不缺少专家。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想要一直打擦边球,强词夺理、用金钱攻势来糊弄消费者也没那么简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