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记忆桓台卫生篇 • 桓台县果里镇中心卫生院

什么
什么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2 浏览

卫生院概况果里镇中心卫生院为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山东省特色乡镇卫生院。 位于205国道与水淄河交汇处,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4000多平方米,其中商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核定床位31张,实开床位61张,职工5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下设内科、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检查与心电超声科、放射科、药剂科、公办卫生科、医务科、财务科、总务科等科室,辖21个村卫生室。 承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负责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所需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工作; 承担辖区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近年来,果里镇中心卫生院先后获得山东省特色乡镇卫生院、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卫生示范单位、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等荣誉称号。

历史果里卫生院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桓台县第六人民公社医院。 1958年3月,桓台县第六人民公社医院更名为果里医院。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果里人民公社并入唐山人民公社废止。 1966年7月,唐山区重新划分为唐山、果里两家公社,果里人民公社医院重新恢复。 当时,除了果里卫生院旧址上的果里联合诊所外,还有店子、闫高、前埠、前鲁各处的联合诊所。 1968年,果里卫生院又以果里联合诊所为主体,组成另外4家联合诊所和果里公社联合诊所。 当时果里联合诊所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租住在东果里村农民家里,有五户人家,沿街三户分别作为药店、诊室、治疗室,院内两家西屋作为值班室,条件非常简陋。 1969年,孔庆选院长在县卫生局的支持下,决定选择新院。 1970年春,县政府拨款2万元,在果里钢铁厂以南的涝淄河西岸建设新院。 当时,于亦通和孙昌武具体负责建设工作,共建土坯房18间。 1974年宋玉祥担任院长期间,开始筹建医院门诊用房。 当时,向县政府获得3万元资金,自筹资金3万元。 春天开工,年末开始使用,建设了门诊大厅东西6间,大厅北侧药店3间,共计15间的平屋顶房间。 有手术室、妇产科、治疗室、观察室、诊察室。 然后在原病房基础上加盖走廊,增设床位10余张,县卫生局统一配备30毫安x光机1台,增加手术床、无影灯、器械车等手术设备。 1978年鲍汝任院长期间,卫生院东侧修建了一排办公用房。 至此,医院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设立了卫生院检查室,设立了骨科,购买了心电图机,建设了心电图室等。 1979年,卫生院自行挖掘深水机井,修建水塔,解决了卫生院用水问题。 1996年,张循环美担任院长期间,积极征得果里镇党、政府同意,将卫生院搬迁至原镇政府机关内(医院现址),1997年投资80多万元新建门诊大楼,维修原建筑物。 2005年荣印院长任内,投资近100万元新建病区,至此果里卫生院已初具规模。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院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 从2008年至今,先后投资约200万元购置了威高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心脏除颤器等先进诊断和急救设备,大大提高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2014年,卫生院充分发挥“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卫生院”招牌优势,成立康复医学科。 2023年8月,“国立医学堂”成立,新增中医用药治疗仪、髋关节训练器、上下肢训练器等新型康复设备,帮助患者康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果里镇中心卫生院不断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在全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全面、自愿、连续、综合、有效、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2023年,签约人数14636人;2023年,重点对老年人及贫困人口、慢性患者进行签约; 为辖区内18710名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孕产妇及6岁以下儿童规范管理; 每年改变健康教育咨询讲座12次,健康咨询9次,健康宣传栏12次,提高了居民健康素养。 2023年,落实国家健康扶贫政策,落实门诊“两免二减半”和“八个一”工程,实行“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

桓台县果里镇中心卫生院高级专科技术人员名单(含离退休人员)副主任医师)尹德孝、吕贝昌、宋爱红、耿金庆、李书光副主任中医师)董秀芹副主任技师)张士君、侯学霞(基层)副主任护士)田华(基层)、王红、周新(基层)基层根据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卫生院对计划生育对象实施了男女结扎手术。 时间紧迫,任务很重。 卫生院在最短的时间内腾出3间单间作为手术室,由外科、妇科刘徐学、董翠香、张桂荣、张广英4位主心骨医生组成计划生育专职手术队和医院后勤供应、消毒等保障小组,全力投入手术工作。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群众都动员起来了。 最初阶段,只要医院有手术台就基本满意,到了四月下旬,不孕治疗的人数从每天十几个迅速增加到三四十个,最多接近六十个。 当时县里有个口号叫“大战红五月”,手术队和后勤队的同志按照上级的要求,只能随便做,总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 手术室的工作最长一天连续工作20小时。 同志们的腿站了很久,所以出现了水肿。 这样奋斗了20多天,共计完成了1400多例计划生育手术。 收治唐山地震伤员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7.8级大地震。 根据县统一安排,果里卫生院成为收治唐山伤员的机构之一。 卫生院迅速成立由北镇卫校派出的护士组成的医疗康复急救小组(内科尹德孝、裴麟昌、外科刘徐学、中医张冠三)。 另外,阳信县也派出医疗队协助。 8月下旬伤员来医院,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才1岁多。 受伤者多为外伤、骨折、压伤。 部分骨折已形成畸形骨痂,治疗组手术整形后钢板固定; 部分患者肢体因长时间受压出现感觉丧失或功能障碍。 治疗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中药烫染及功能锻炼、针灸推拿治疗。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39名伤员全部完全康复返乡。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与灾区的患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个10岁、7岁的姐妹,家人在地震中去世了。 大家向她们嘘寒问暖,送衣服送饭,在治疗过程中帮助他们走出失去亲人的阴霾。 通过这次人道主义紧急救援任务,不仅锻炼了医院的医疗队伍,也体现了医院工作人员为国排忧解难的崇高品质。 (姜信远)

发布于 2023-02-17 08:4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什么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