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养鸡场,凯里养鸡场在什么位置
人民网-贵州频道
“80后”小伙子龙大文是凯里市龙场镇乐榜村有名的返乡创业青年,2012年,他带着在外努力多年积攒的积蓄返乡发展养鸡业,从零开始。 八年多来,龙大文靠想干事、能吃苦、肯钻研的努力,繁荣了他的林下养鸡项目,成为当地著名的养鸡家。
在门口经过严格的消毒手续,我们走进龙大文的养殖场,见到龙大文时,他正在鸡窝里忙碌着。
近800平的养鸡小屋宽敞干净,成千上万只小鸡吵吵嚷嚷地在温暖的鸡窝里开心地吃着,鸡窝周围用塑料薄膜围着保温。 龙大文说:“现在是最关键的脱温阶段,像宝宝一样,小鸡也逐渐适应外部环境,随着生长日龄的逐渐增加,生长所需温度逐渐降低,在脱温实现之前,不能在山林里放养。”
“在脱温阶段,我几乎整天泡在鸡窝里,最早也是半夜12点才回到家。 养鸡其实也没有诀窍。 就是勤奋细心。 你只有把这些鸡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才能把它们养好! ”说到林下养鸡,腼腆的龙大文马上开始聊天了。
2012年,在广东打工的龙大文听说村里很多人养鸡赚钱,就拿着打工多年积攒的钱回乡盖了鸡窝,开始代替林下鸡饲养。
利用温氏集团扶贫项目,为他提供鸡苗、饲料,技术人员不定期到养殖场所进行指导。 龙大文负责养鸡,温氏集团负责回收。 在其他养殖户养鸡赚钱的时候,龙大文开始研究饲料组合和病害治理等养殖技术。
并购受市场供给、生存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代养收入不稳定。 2014年,积累了两年多养殖经验技术的龙大文,决心亲自当老板,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
那一年,他选择“香炉野鸡”作为林下养殖的鸡种,饲养了3000只。 最初的鸡苗存活率不太好,但还是赚了三万多元。 这给第一次成为“鸡司令”的龙大文增添了自信。
“养鸡既是土木行业,也是技术工作。 家庭经营迟早会被淘汰。 只有走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才能真正走上财富之路”。 龙大文说,几年前,当地政府组织村里的养鸡户到地方参观,他郑重地留下了老师的联系方式。 后来,自己登门请教养鸡经验技术。 经过反复钻研,龙大文的养鸡技术由熟到熟,鸡场生产逐渐步入正轨,鸡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凯里市小云谷种养殖场也建成,每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如今,龙大文从一个打工的年轻人变成了养鸡达人,很多时候周边的村民都会教他养鸡技术。 他经常把养鸡的经历娓娓道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通过养鸡打开增收致富的大门。
“我已经在这里学习了一两个月了。 我想学会技术后自己造个鸡窝养鸡赚钱。 ”龙大友是个住在村子里的90后年轻人,以前在国外打工,看到龙大文创业成功后做了榜样,想学技术致富。
“政府也特别支持我们,不仅联系了销路,带我们参观,19年还投资33万元修建了两个新的鸡窝。 今年打算出2万只。 ”谈及未来的计划,龙大文的眼中充满了希望。
目前凯里市小云谷种养殖场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基地合作发展模式,每年财政投入资金8 (即2.64万元),保底分配给乐榜村村集团(分红资金20 )和村贫户(分红资金80 ),长期3名贫困户
据悉,凯里市林下生态养殖“香炉野鸡”已有12年历史,“香炉野鸡”鸡肉鲜美,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1年成功注册“香炉山”商标。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时期。 凯里市选择“香炉野鸡”品牌,全面推进其他鸡种林下养殖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徐宁) )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