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坡文气泽后人

zzzdddyyy
zzzdddyyy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2 浏览

庄园苍木环绕,地处四川眉山一隅钟灵毘秀。 在庄园门口驻足眺望,只见门上的青瓦展翅从翠叶间钻了出来。 门开了,挂着黑色的牌匾,金字写着“三苏祠”。

祠堂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落成以来,历代地方官员都在修复扩建。 读书人以此为圣地,寄托治国平天下之志。 当地人也以此为荣。 希望文豪的灵气能养活后代。 祠堂古迹明末毁于战火,清代后涅槃,新生。 如今,“三苏祠”享誉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瞻仰。

三祠院中有两棵高大的古银杏树,树龄七百年,枝长叶茂,绿叶如瀑布般在空中飞舞,阳光如玉碎。 乌黑的树干极其粗壮,好像要伸向天空一样。 苏轼生于1037年,死于1101年,至今已近千年。 一千年来,苏东坡作为中国文人的典范,世代受到尊崇。 从学识上看,苏轼20岁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殿试乙科,打破了北宋科举纪录。 他与弟弟苏辙进京崭露头角,称赞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称赞他“为子孙找到了两位太平宰相”。 除了科举考试的好成绩外,他还是个万能的人物。 当时,他是文坛领袖,后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轼参加科举殿试写作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以高清逸的文风震撼了主考官欧阳修。 欧阳修称赞他说:“这个人好读书,好读书,他会一日文章独步天下。” 苏轼的文章推动北宋文坛的进步,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诗词也永垂不朽。 他的学识在一生中不断丰富完善,受到了许多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作既有宋代哲理诗的理趣,也有天马行空的浪漫色彩,既有鸿鹄之志,也有超然物外的逍遥神思。

苏东坡的全才不仅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方面,在农业、水利、医药、经学、军事、音乐、烹饪、养生方面都是入堂入室,造诣颇深。

玄关上方的牌匾上写着“文献一家”,盛赞三苏一家的文章源远流长。 一跨出大门,正面就有正殿。 院内有三个神龛,中间的红衣服像是苏洵,苏轼和苏轼左右供奉着紫衣。 殿上挂有三块牌匾,中为《是父是子》,右为《文风鼎鼎帅》,左为《文气》,题写于清廉干隆年间。 殿门和殿内的柱子上,挂着三对对联,称赞苏门父子的文品和人品是后世的典范。

飨殿后,四合院中,四面木质栅栏围成的地面是石井。 井口由六块白石制成,石表覆盖着细密的苔藓。 往井里看,水位不是很深。 井旁的泥潭里有低矮的枯树,再也没有树枝了。 这两处景色名为“苏宅古井”和“黄荆树”,明末战火中古井成为苏氏故居唯一的遗址,传说黄荆树是苏洵亲手种下的,在烟火中被焚烧。 这座千年古井和千年黄荆被后世视为三苏祠祥瑞之宝。 如今,黄荆树也从土里抽出细长的树枝,老树外的新树枝上长着许多锯齿状的绿叶。

启贤堂背后,一片林木葱郁的广场上,一尊栩栩如生的苏东坡坐像矗立在浅水池上。 我跷着左腿,右腿着地,左手托着巨石,右手搭在右膝盖上,身体向左倾斜,微笑着望着远方。 苏轼一生的足迹遍布天涯海角,他的艰难人生经历反而成为艺术创作的磨刀石。 在这个时期他写了前后《赤壁赋》的永恒的绝唱。 人们往往在《定风波》就知道他达到了超脱的精神境界。 他的天资学识和苦难的磨炼塑造了他的品格,在诗中可以窥一二。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尽檐下雨声”、“微浩荡气,千里快哉风”、“岭南不可闻,道,此心安处吾乡”,是他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佛道两家的碰撞。 苏东坡的精神境界和品格,他以儆效尤,并没有像诗中所写的“轻舟离之,江海余生”,而是弘扬中原文化,鼓励生产发展。

这个人已经去世了,精神将永远持续。 刘一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于 2023-02-17 13:3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zzzdddyyy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