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BUG很多你却爱不释手,其实你中了漏洞营销的套路

水面风
水面风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6 浏览

明明BUG很多你却爱不释手,其实你中了漏洞营销的套路

同样类型的漏洞营销,肯德基、百度和摩拜均大获成功,只有迅雷话题性不足、成果不多,是一次比较失败的漏洞营销。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曝光节奏:迅雷完美执行了设置漏洞和止损点这两步,但由于产品类型不够大众化,漏洞上线后反响平平,此时迅雷没有配合PR手段去点燃话题;且在漏洞修复后竟然由副总微博高调回应,如此高调的回应很容易让大众联想起一周前的百度云漏洞事件,更是加大了大众对其营销的质疑。

4 漏洞营销对产品设计的启示

下面这个情景你肯定很熟悉:

路边停着一辆ofo-扫码获得密码-滚动机械锁上的密码-成功开锁-点击APP上的报修按钮-随便选择一项点击确定-报修成功-骑到目的地停车-不锁车直接走人-下一个人接着骑。

机械锁密码不变、报修就可以免费骑、不用锁车…当你以为自己赚到了并把诀窍告诉他人时,ofo也在暗地里偷着乐,因为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所以即使全中国都知道ofo这一漏洞,ofo还是无动于衷,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继续使用着机械锁。你嘲笑ofo蠢,不被摩拜干掉自己都得亏死。可看看现在共享单车行业数据:

(啪啪打脸)你该意识到自己被ofo的规则漏洞营销了。从ofo的案例里,起码能得到两个启示:

4.1 新兴产品需要漏洞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被无数次地告知要逻辑严密,设计规则时不能有漏洞,在产品上线时还经过多轮测试确保万无一失。这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是没问题的,但对于新兴产品则不一定,新兴产品需要有漏洞。

作为新兴产品,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目标是快速获取用户(新兴行业的产品更需要迅速占领市场),在产品中设计一个漏洞,利用用户贪小便宜的心态吸引他们,当用户觉得自己赚到了,自然会向周围好友“传授”这一秘密,一传十、十传百,当用户增长到目标值(止损点)时,再修复漏洞。

其实,之前所说的百度云和摩拜等漏洞,都是在它们产品发展前期需要快速获取新用户时策划的,与ofo规则漏洞所不同的是,他们利用的是程序漏洞,更侧重短期爆发。

4.2 漏洞是最好的补贴

从外卖到打车,补贴是O2O产品发展初期占领市场的最重要手段。从今年年初开始,摩拜和ofo打响了共享单车的补贴大战,双方的补贴力度都差不多,可为什么ofo能够实现反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ofo多了个特殊的补贴方式——规则漏洞。

通常的补贴是企业的主动营销行为,对于用户而言就是发优惠券,用户打心底里还是会认为企业再怎么补贴都是有利可图的,现在给我补贴也会在以后从我手里赚回来,所以在补贴的情况下用户是抱着理所当然的心态去使用产品的;而用户自己发现漏洞,用户心里会认为自己赚了企业的钱,所以用户每次使用产品时都会有占了企业便宜的暗爽和成就感,不仅自己享受这种感觉,还会和朋友分享这种感觉。所以,同样是给用户让利,漏洞比正常补贴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心理暗示。

小结

漏洞营销利用了消费者贪小便宜、炫耀成就、猎奇和人性阴暗等心理实现病毒传播,非常适合需要迅速获取用户、占领市场的新兴产品。策划漏洞营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设计漏洞:根据营销目标选择程序漏洞或规则漏洞
  • 设置止损点:根据营销预算设置止损点
  • 把我曝光节奏:严格按照既定的节奏去曝光、传播、修复及回应

最后,漏洞营销虽好,不宜频繁使用。

 

本文由 @Endy 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发布于 2023-03-29 04:3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水面风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