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识付费”怎么就不香了

沙王
沙王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 浏览

“为知识付费”怎么就不香了

据说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亏麻了,网上也有不少人在说这件事情,觉得罗老师是“廉颇老矣”,每年都是换汤不换药,输出焦虑这招也不管用了,翻来覆去的鸡汤早已喝到恶心,味同嚼蜡,人间清醒百毒不侵,自然就不喜欢听“正确的废话”了。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老百姓包括精英阶层“穷的清醒了,这里说的穷是指类似囊中羞涩的状态,收入且够生活,满足物质需求尚且费力,精神层面的享受便要靠后了。

老话讲,饱暖思淫欲,“饱暖”都无法保证,“淫欲”便是生不起半点兴趣了。

为知识付费是近十年最成功的营销,不管什么人只要将自己和“知识”联系到一起,那么他就可以要求你付费,甚至那些“知识”只要你仔细寻找,都能找到与其雷同的内容,鸡汤包装成成功学,行业标杆包装成商业模式,总之美名其曰,为知识付费,为认知付费。

凡人都会有炫耀心理,所谓“富贵不回乡,犹如锦衣夜行”,那么如何可以即炫耀自己又低调装逼呢?那么各种讲座,总裁班,演讲会就成了趋之若鹜的目标。

一方面互相交换一下名片,拓展一下人脉,另一方面想着能不能听出点门道,赚点“认知”上的钱。但是有时候这些讲座补习班之流,输出的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甚至有人连市场调研都不曾做过,数据东拼西凑,只凭一张嘴就敢对一个行业品头论足,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偏偏粉丝们还听的如痴如醉。

一般老师们都会讲究一个悟性,就是你可以对我的课不会不懂不理解,但是不可以说我的课有问题,这是你的悟性不够,就如菩提老祖之孙悟空,我敲你三下猴头,你悟不出来“半夜三更给你留门”跟我菩提老祖有什么关系?

可惜双方都不自知,老师们认为自己是菩提老祖拥有给人“开智”的能力,学生们都认为自己是孙猴子,就等老师敲三下,从此顿悟,习得七十二变。

这里边就有个悖论,悟性足够的不屑于听这些鸡汤,悟性不足的就是敲碎了猴头也没有用,再搭配上现在大环境影响,人们穷的被迫清醒,那就只能委屈老师们了。

“为知识付费”火了十年,人们也付费了十年,最终觉得好像除了收获一堆书单,PPT和二手课件视频外并没有得到智慧上的开悟,心灵上的共鸣,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清醒并反思“我究竟都学了些什么玩意儿”。

“为知识付费”与“为学科类知识付费”还有所不同,前者属于玄之又玄的无字天书,讲究的是一个悟字,后者则是一本武功秘籍,讲究的是一个勤字,虽然也靠悟性,但是水磨功夫也能有不错的收获。

况且那些“知识”只是包裹在草包外的糖衣,内里经不起一点推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就是他们。

当然以我的微末道行还不足以对老师们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也不敢对任何一位“真大师”不敬,只不过发一些小小牢骚,各位看官姑且听之,姑且乐之,如有得罪,请把我当成个屁,放了。

感激不尽。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发布于 2024-01-04 15:5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沙王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