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权力距离有关的变量
①各国的权力距离差异源于家庭
在高权力环境中:
人们更期望孩子服从父母;
而在孩子中间,年幼的孩子服从年长的孩子;
人们悉心照料年幼的孩子,不期望他们进行尝试和探索;
孩子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
而在低权力环境中:
孩子一旦具有行为能力就或多或少地被平等地对待;
孩子应该尽可能地自理:
收到不断去尝试的鼓励;
孩子长大以后会像朋友一样地对待父母和长辈。
②学校中的权力距离
在高权力距离的环境中:
教师与学生间的不平等是父母与孩子间不平等的延续;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提出学习方法,学生遵循这种方法;
老师主导着师生间的交流,学生只有被允许后才可以发表意见;
越往高等教育方向,教师越被视为宗师;传授的不是客观知识,而是个人智慧。
在低权力距离的环境中:
教师被认为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他们也期望自已被学生平等地对待;
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提倡首创精神;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可以自由在课堂发言,甚至可以与教师争论;
学校被认为应该是传授知识或者真理的地方,而不取决于某个特定的教师授课。
③工作场所中的权力距离
在高权力距离的环境下:
上下级认为彼此之间天生就不平等,形成了等级制度的基础;
组织机构尽可能低把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只能是上级主动下级接受;
上下级的收入差距巨大,上层人物享受特权较多。
在低权力距离的环境中:
上下级认为彼此天生平等;
制度的建立完全是为了工作的方便,而且,个人的职务角色可以变换;
组织是去中心化的结构,多实行扁平式管理而不是金字塔式垂直管理;
上下级间工资差别较小,上层人物一般不享受太多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