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深度的选择
在选择产品线深度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目标市场的消费层次。
如果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收入差距较大,消费层次就比较多,产品线就可深一些。反之,就应该浅一些。例如,某种产品有普及型、标准型、豪华型和超豪华型4种规格,分别占总销量的比例如表2所示。显然,表2中的4种产品规格都应该保留,这时的产品线深度等于4。如果4种产品规格销售量的比例分布如表3,则超豪华型可以不批量生产而只接受特殊订货,此时的产品线深度等于3。
表2
产品规格占总销售额比例(%) 普及型20 标准型30 豪华型35 超豪华型15表3
产品规格占总销售额比例(%) 普及型20 标准型45 豪华型33 超豪华型22.加深产品线所需增加的投入与所能增加的收入的比较。
例1:以增量成本与增量收入的比较决定是否加深产品线。
某数码照相机厂商的一条相机产品线拟增加一个型号。已知若增加该型号产品,在两年内需增加固定成本,如表4所示。
表4
成本金额(元) 模具费用550 000 人员工资120 000 试制费用400 000 其他费用350 000单台相机的变动成本为40元,销售价格100元,估计年销售量为6000台,该型号相机的生命周期为2年。问:是否应该增加这个型号的相机?
解:两年内共需增加固定成本:
FC=550000+120000+400000+350000=1420000(元)
两年内共取得边际贡献:
MC=(100-40)×6000×2=720000(元)
可获利润:P=MC-FC=720000-1420000=-700000(元)
即会产生700000元的亏损,所以不应增加这个型号的相机。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增加几个销量不大、利润不大甚至稍有亏损的型号,可以造成整个产品线“规格齐全”、“应有尽有”的印象,从而产生吸引顾客购买产品线中其他型号产品的作用,可提高企业声誉和竞争能力。至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型号,既可以批量生产,也可以只接受专门订货。
3.产品线深度的延伸方向。
增加产品线的深度,有上延、下延和两端延伸3种形式。所谓上延,就是增加高档次、高价格规格型号,产品向豪华、高级、功能齐全的方向发展。所谓下延,就是增加功能简化、低价格的经济型产品。两端延伸,就是产品线同时上延和下延。
总而言之,产品结构的选择,应针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以既有利于企业生存,又有利于企业发展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