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导入期的销售报酬制度分析
鉴于导入期产品的高风险,以及销售人员的重要作用,有一些理论研究者建议在此阶段对销售人员采用高比率的佣金报酬制度,以产生强激励作用,并且让销售人员承担风险以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例如,Gordon Canning和Richard K?Berry(1982)建议在导入期使用较高佣金比率甚至纯佣金制为销售人员提供高强度的财务激励,以吸引和保持一支高效的销售队伍。目前,一些小企业也使用这种方法来激励销售人员。
本文同意Gordon等人对销售人员在导入期作用的看法,但不同意对销售人员采用简单的佣金制度。
首先,导入期的知识努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纯佣金制会导致知识努力投入不足。从销售的角度讲,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真实需求还不完全被企业所知,企业不了解真正的顾客、市场定位,以及所应采取的广告策略。郝旭光(1999)认为,投入期的关键是突出一个“准”字,包括定位要准、时机要准、价格要准、广告与促销策略要准,以及要看准顾客购买和使用的困难。很显然,要做到这么多“准”,就需要销售人员在最初的投入期搜集大量准确的信息以及进行各种销售尝试,以此来快速获得充足的销售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和技巧对于提高企业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销售效率,具有直接的作用。如果使用纯佣金制,就会使销售报酬无法反映销售人员在知识努力方面的投入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例如,销售人员会忽视自己知识努力对企业其他销售人员销售效率的促进作用,从而不能够投入最优的知识努力。纯佣金制往往还蕴含着短期交易的信息,使销售人员忽略知识努力对于未来销售效率的促进作用,这也导致销售人员知识努力投入不足。
其次,导入期存在着高风险,具有风险规避特征的销售人员在承担风险时需要有较高的风险补偿。纯佣金制没有为销售人员提供保险,从而使企业丧失了可能为员工提供保险中获得的收益。由于知识努力在投入期的重要性,企业需要为销售人员的知识努力提供相应的激励报酬。对知识努力实施激励可以使用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测量并激励,二是间接的团队激励。直接测量的方法是,企业通过观测某些代用指标来获知销售人员的知识努力程度,例如专门收集和统计销售人员反馈的市场信息,对其信息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对销售人员的建议和报告进行整理和评价,对销售人员交流和传播的销售及市场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等等。直接测量并激励的优点是,企业可以根据知识努力总的边际收益来提供激励,包括考虑知识在未来的收益和帮助其他销售人员的收益。当然,直接测量的成本较高,使用代用指标来衡量销售人员的知识努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间接激励的方法是利用知识的传递特征。由于销售人员的知识努力可以低成本传递,可以通过团队激励的方式来促进知识努力的投入。当销售人员的报酬与其他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正相关时,知识努力的边际收益就提高了,知识努力不仅使他从自身销售业绩的提高中获得收益,也从其他销售人员业绩提高中获得收益。此时,销售人员就有积极性相互交流和传播销售知识和技巧,并且会投入更多的知识努力。团队激励方法的不足在于它并不能使销售人员把知识努力的未来收益考虑在内,并存在着搭便车的可能。在产品投入期,销售人员相对较少,监督的成本较低。同时,每个销售人员的知识努力对企业未来销售效率的作用比对现时的销售促进更有影响,因此通过直接的测量监督来获得销售人员知识努力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激励销售人员是合适的。
为了应对投入期的销售高风险,对销售人员提供保险是合适的。提供保险的方法有两类,一是提供一部分固定报酬,但会相应减少销售佣金比率,从而降低激励强度;二是企业投入监督资源,努力获得衡量销售人员销售努力程度的代用指标(从而降低销售业绩中包含的风险),并参照这些指标来改善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支付。
企业在投入期对销售监督的经验较少,监督销售努力的效率较低,使用监督方法获得更多的销售努力信息成本很高。因此,使用固定工资来提供保险是合适的。本文建议在导入期的销售报酬策略为:
销售报酬=固定工资+b×销售业绩+k×G(知识努力)。
b是销售奖励系数,k是知识努力的报酬系数。为了突出知识努力的重要性,投入期的报酬比率中,应该更多体现知识努力的份额,即增加k的比重以突出对知识努力的重视程度。
产品导入期的重要目标包括:根据顾客需要完善产品技术,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位。销售员的知识努力是达成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分析表明,通过对销售人员的正确激励可以促成销售人员在知识努力和销售努力两方面的高投入。在导入期内,由于知识努力的重要性以及易于激励不足,需要设计和实施对知识努力的专门激励。
综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设计专门的指标来衡量销售人员的知识努力程度,并据此对销售人员提供报酬激励。同时,产品导入期要努力建立团队精神,增加销售人员之间交流的频度,从而促进销售人员之间知识的交流和转化。鉴于导入期存在的高风险,本文还提出使用固定工资来为销售人员提供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