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ecc83
ecc83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6 浏览

供给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由该学科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所决定的,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学科的对象”。这就是说,确立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要看这门科学所要研究的是哪一种矛盾,所要考察的是哪些现象。

  供给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独立的经济应用性新学科,所要研究和考察的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供给边这一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矛盾。具体说来,供给经济学,就是研究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有效供给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新学科。供给经济学的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有效供给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从经济学说史角度对有效供给理论进行历史回顾。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界对供给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介,一方面,旨在通过吸引和借鉴前人的思想和成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储备前进所需要的养料;另一方面,通过回顾,我们还可以发现前人尚未深入的某些领域和问题,从而为我们今后的研究确立主攻方向和目标。

  (二)有效供给的生成机理及其运行地位

  首先,应对有效供给的定义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可持续型供给观;其次,还应对有效供给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应对有效供给在市场供求中的基础性地位进行界定并进行详尽的论证。

  (三)中国供给经济的制度变迁分析

  主要从制度变迁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有效供给问题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首先,应对制度变迁的定义、类型、变动轨迹及其形成机理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供给变迁的绩效进行分析,并重点对中国近几年来供给调控政策进行回顾与反思。

  (四)中国目前的供给状况及其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影响

  主要是对中国目前供给现状的表象、实质及基本特征进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目前供给经济状况的性质进行归判;并进一步对中国目前经济运行态势的症因进行探索。

  (五)中国目前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比如以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为例,对中国目前有效供给不足运行进行实证分析。

  (六)信用供给不足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第

  三配置失效及其制度修正主要从第三配置角度,就第三配置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行剖析;并重点对中国转型时期日益严峻的信用不足或信用缺失的现状表现、负面效应、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

  (七)就业供给不足论:第一供给及其供给效应

  在中国目前的供给经济运行中,不仅产品与劳务的无效供给过多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而且从劳动力要素供给方面看,也出现低素质劳动力大量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短缺、流失同时并存的严峻局面。为此,应侧重对就业供给的地位、现状表现及对策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

  (八)减税与通货紧缩的治理

  面对通货紧缩,减税主张是凯恩斯主义与供给学派关于通货紧缩治理对策的共同取向,虽然两者对减税的具体理解及操作有别。是否减税,也是中国通货紧缩治理过程中争议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此,应对通货紧缩及其运行特征、减税与通货紧缩治理的经典解释的异同比较、减税与中国通货紧缩的治理等问题进行阐述。

  (九)结构调整与供给优化

  中国目前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实质,是由于供给结构的一不合理所导致的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因此结构调整既是扩大内需政策的战略重点,又是优化供给的根本举措,更是“十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为此,本部分应侧重分析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中国目前经济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其形成机理、优化供给的结构调整对策取向等问题。

  (十)有效供给不足的治理对策

  首先应对21世纪初叶中国供给调控的国情特色进行探讨,然后根据前面对有效供给不足的形成机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建议。具体包括:(1)治标之策:扩大需求;(2)治本之策:激励、优化、提升、增大供给,走供给主动之路;(3)入世与供给调控政策的调整;(4)有效供给不足治理的国际经验等等方面。

发布于 2023-01-04 09: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ecc83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供给经济学简介
供给经济学的提出
供给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供给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