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用到互联网的地方有哪些(解读银行物联网应用)
在近几年银行业如火如荼进行的数字化转型中,数据是最基础的“养料”。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为数据传输、数据收集、数据利用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已超26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80亿,近五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
在这样迅速的增长下,银行物联网技术应用如何,不同银行有怎样的区别。
物联网技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等装置或技术,采集声、光、位置等多种信息,通过各类网络接入,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在金融领域,银行可以从独立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向产业信息融合共享转型,降低银行数据获取成本、扩大数据获取范围;借助物联网技术,银行可以构建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作为金融业科技领域的前沿“阵地”之一,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中,银行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如何。
监管沙盒:银行应用物联网占比不足11%,区域性银行超股份制银行
截至2021年10月21日,多个地区共有132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对外公示,银行参与项目共124个。在这124个创新应用中,银行参与、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共13个,占比10.48%,相对小众。
这13个创新应用聚焦于中小微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风控、移动金融、智能银行领域(下图各领域的应用合计为14,是因为交行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同时涉及企业融资和风险防控2个方面)。
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均属于产业金融的业务范围。
物联网相关设备可以帮助银行获取丰富的数据,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设备、终端数字化可以说是相伴相生的。产业数字化场景下的物联网设备,最直接的作用之一就是获取广泛的产业相关数据,这部分企业生产、加工等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完善银行对相关企业的用户画像。基于此,加深对企业的全方位了解,提高融资决策的质效。可以说,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物联网与产业金融相关业务是天然的“伙伴”。
物联网获取丰富的数据之后,可以将数据用于风控等安全相关领域,维护银行的安全生命线。尤其是,视频监控类设备是物联网数据的最大来源之一,银行可以依赖视频来减少欺诈、提高风控成效。
上表的“移动金融”“智能银行”分别为工行的“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金融服务项目”与建行的“5G+智能银行”。前者将物联网技术与网点的智能机器人结合,在网点场景下提供移动金融服务;后者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打造智慧银行网点,为用户提供互动沉浸式的创金融服务,并实现手机银行与5G网点的线上线下融合。
两者均与网点具有较强联系。毕竟,物联网技术依托于物联网设备,天然可以与网点设备结合。在此基础上,联动线上线下,可以整合线下网点的多维度数据与线上的消费行为数据等,并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化的服务。
从这13个创新应用的参与银行看,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互联网银行。国有银行是银行应用物联网技术的领头银行,参与程度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区域性银行,而城商行、农商行一向深耕当地,与地方企业具有紧密的合作,这或许是区域性银行赶超股份制银行,仅居于国有银行之下的重要原因。
唯一的一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对公业务是其优势业务领域。
更加具体地看各银行的参与情况,工行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以工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参与程度也是最广的,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互联网银行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均集中于产业金融领域。
可以说,国有银行走在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践的前列,通过对更多领域的试点尝试,国有银行也可以更快地将物联网技术向更多领域全面推开。
那么,在具体的业务实践中,银行怎样布局物联网技术,下个部分将基于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尝试进行介绍。
物联网应用:工行、建行最广,产业金融是关键领域
底层技术平台是银行应用相关技术最基本的支持之一。物联网技术同样如此,在这个部分,除了物联网相关平台之外,笔者将延续上个部分对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分类维度,从产业金融、数字乡村、政务服务、安全相关、渠道服务、数字化运营营销几个方面,对比多家银行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按照上述分类维度,从银行的角度看,工行、建行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加全面,涵盖物联网平台搭建、产业金融、数字乡村、政务服务、安全、渠道、运营营销各个方面。
紧随其后的是平安银行,其发布了金融业首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在星云物联网平台与“平安1号”的支持下,平安银行对物联网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业务应用、安全层面,在渠道支持、运营营销的布局尚不完善。
农行、交行、邮储银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物联网的应用集中于产业金融、安全、渠道方面。
这或许是银行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在产业金融数字化的过程中,大范围将金融服务嵌入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设备带来的数据伴生的,就是为数据背后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融资、支付等。而安全作为银行业务的生命线,将更加全面的企业数据用于业务安全支持,不足为奇。
在渠道方面,可以注意到,目前,银行主要将物联网技术用于网点转型,包括网点智能化转型、网点中的移动金融服务等,在这个过程中,物联网与5G、大数据等结合,满足网点转型对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整理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农行在其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农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年度报告(2020)》中表示,对于其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云边一体解决方案,下一步,将逐步构建面向网点运营、风控、营销等多领域、多场景的智慧银行运营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营销从企业营销向网点营销推进,打造更加丰富的网点智能服务。
风控方面,今年上半年,农行南京分行已经在苏州第二批创新应用中,与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申请创新应用“基于区块链的辅助风控产品”,对将物联网等技术用于风控进行探索,目前已经向用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