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华润扎堆做的业务,做好了比母公司还值钱?

ilookit
ilookit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7 浏览

龙湖华润扎堆做的业务,做好了比母公司还值钱?

都说实体商业低迷,为什么这么多房企还在扩大商业规模,争当商场“包租公”? 商业地产 是如何运营商业项目,获得更多收益的呢?龙湖、大悦城、太古等新发力的购物中心在疫情后做了什么调整?

01 重仓 购物中心 商业的房企到底怎么盘算的?

 商业地产 为何还在扩张?

这年头,房企想发展,似乎必须要懂点商业。

过去行情好,房企只需要做“拿地、建房、卖房”三件事,就能赚到钱。

现在快钱、容易赚的钱都没了,人们对生活、消费的需求又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房企选择自持物业,恶补商业运营能力,去做更难的事情,赚慢钱、长钱。

一、饱和不是绝对的,实体商业的消费需求、市场空白依旧存在

存量大、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电商冲击……

当很多人以为购物中心就要完蛋的时候,却总能出现一批明星商场,客流量成百上千万,即使受到疫情的影响,也能实现租金、出租率双高。为什么呢?

前不久,贝壳研究院公布了一份新房“好房标准”的调研结果。

其中,54.3%的购房者认为,好楼盘3公里内必须有购物中心或百货商场,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医院、公园等其他生活配套。

在明源君看来,人们常说商业地产饱和,并不是绝对的。

比如,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竞争虽然非常激烈,但核心区域的居住用地越来越少,城市居住需求外溢到更远的地区,就近消费需求随之而来,新的实体商业空白也跟着出现了。

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房企发展商业仍有不少的机会。比如龙湖在北京四环、五环布局天街,就很好地弥补了区域的空白。

另外,很多商场还在粗放运营,本身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也让很多房企看到了新发展的可能。

二、可以把一锤子的买卖,做成一辈子的生意和服务

现在很多房企做商业,其实也是在挖掘更多客户价值,制造出集团内多种业态的联动效益。

举个例子,去年四季度,浙江龙湖的第四届龙民节在四座天街同时举行,现场给住宅业主发放福利大礼包,包括天街各种业态商家的优惠券。

活动期间吸引近1万户业主参加,商场客流量达到60万,销售超过4500万。

再比如,深圳鸿荣源的住宅业主凭房产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办理壹方城项目的金卡,享受单日首停两小时免费、每月两次茶歇服务等福利。

商场反哺住宅业务,让其保值增值,住宅业主也可以成了商场的稳定客源、房企的私域流量。

从单纯建造居住的物理空间,到可以提供客户衣食住行的全方位服务。房企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更有实力甩开对手。

三、有当“包租公”的运营能力,可以讲更多故事,越活越轻松

这几年行业进入增量和存量并行的时代,正如前面提到的,房企的能力如果只局限在增量开发商,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加上三条红线等因素的影响,越干越辛苦。

而华润、龙湖这类早年间就坚定地做商业的房企,虽然可能影响了住宅的开发速度,但现在已经实现了住宅与商业双轮驱动,多条腿走路,有更加稳定、持续的现金流,越活越轻松。

在重资产积累经验后,龙湖、华润、新城等房企都开始做轻资产管理,进一步增加收益。在资本市场可以讲更多故事,像宝龙商业的市值为54.46,而宝龙地产为4.69(截止5月9日)。

目前,旭辉、万科、碧桂园、金科、佳兆业等房企单独拆分了商管业务,据说都是为上市、融资做准备。

02 龙湖、大悦城、太古如何运营优质 购物中心 商业,提高收益的?

各家房企做商业的算盘打得响,但能否实现,还需要解决不少现实难题。

比如,电商冲击的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满足,消费需求也不停在改变,购物中心如何持续保持高位的客流量,人气如何转化为实际消费等一系列问题。

购物中心的长期收益,得益于商家的销售情况。

下面就从销售的逻辑公式: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具体看看优质商业项目,是如何用运营把握每一个变量的?

一、独特定位、全渠道引流、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活动,多维度保障客流量

很多人认为,购物中心人气旺、业绩好,都是因为地段好。但这并不全对。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习惯了网上消费、时间碎片化,想要让大家来到你家购物中心,还必须有强大的运营创新能力。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寻找更多出圈的机会,来保障持续稳定的客流量。

1、定位出圈

同质化严重是购物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家都做一样的东西、卖一样的东西,对客户的吸引力不足。

为此,不少购物中心从定位开始,就寻求差异化。

比如,和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把自己定位为“一日微度假胜地”。打造出热带森林、退台花园等,将榕树、紫薇、黄金槐、日本晚樱、金桂、北美红枫等多种植物引入购物中心,并增加特色艺术装置“超级月亮”等。

通过各种自然和文化元素,满足都市人对大自然的渴望,吸引更多客户光顾、打卡。

2、创新线下活动出圈

过去,很多线下活动是靠福利活动来吸引客流。但在电商的冲击下,购物中心的优惠力度吸引力不一定足够。

这几年,很多购物中心还在促销的基础上,还打造出一系列线下活动,与消费者产生更深层次情感链接的活动,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增强体验感,从而增加购物中心的吸引力。

像迪士尼、奥特曼展等漫画ip的跨界活动、舞台表演,独家地域IP等,都能唤起很多人的共同记忆。

3、线上平台传播出圈

像天津大悦城搭建了自己的新媒体矩阵。

除了微信公众号作为传播出口,还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各类短视频,把网易严选、MUJI等主力店塑造为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发布于 2023-04-08 10:5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ilookit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