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的发展历史

ketone
ketone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 浏览

媒介文化的发展历史

  在世界闻名进程中,媒介文化呈现出从无到有、从限定性到非限定的发展图景。

  在古代社会,媒介文化一开始只有宗教室政治思想专制的属性。欧洲中世纪的印刷媒介在文化价值功能上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排斥异教;中国的因报文化多为皇帝的言行和大臣奏章的内容,几乎全呈限定性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新闻媒介逐渐从宗教政治的价值规范中独立出来。威尼斯的手抄新闻只传播经贸消息,一开始就只提供选择性的价值内容,英法等主要欧洲国家的大众媒介逐渐与受众文化趋于一致,与国王、教会规范性的文化价值相抗争。受众文化又不断超越媒介文化的价值限定性,促使媒介文化增加价值选择性,为人类文化价值形态的丰富多样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这当中,党派分立的政治格局是媒介文化从价值限定性向非限定性拓展的内在机制。

  现代社会媒介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价值限定性小于非限定性,价值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在不同制度的国家呈现;不同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与该国家的法律政治:文化以及受众的文化特征呈正相关效应。比如某些阿拉伯地区,媒介文化的价值限定功能明显大于其价值非限定功能,就与这一地区政教合一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

  中国近代从维新派办报开始,媒介文化趋非限定性,历经民国初年党派政治、五四新文化运动、30年代文化大争鸣等。尽管各时期的专制统治者总是力图增加媒介文化的价值限定性,但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地域条件,法律和行政效力不足,加上媒介从业人员与受众联合抗争,使得媒介文化的价值非限定性功能得以保持和扩大。中国大陆50年代后一段时间。曾由于政治价值泛化,媒介文化的价值限定性功能与僵化体制及受众的狂热互激互馈、互为因果,每经历—次政治运动,媒介文化的价值限定性功能就增强一次,政治口号规范一切,排斥一切,使媒介文化的价值选择性几乎降为零。1978年以后,中国文化的价值禁区一个接一个地被冲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媒介和受众从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前提上获得了文化解放;与城乡经济改革相适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经济行为、人际关系等价值选择性内容在媒介文化中大为增强;从交谊舞到边斯科、婚姻爱情观念的演变、竞争意识、商品观念、法制精神、欣赏趣味、知识技能、职业选择等许多大文化和小文化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媒介文化中得到了有力的展现。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受众文化的自我价值创造,另一方面又形成媒介文化的价值选择性功能,扩大了流传面,加速了流传速度。随着中国加快现代化步伐,媒介文化在高技术物质手段的支持下,将越来越多地为受众提高文化价值选择。

发布于 2022-12-29 10:5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ketone 原创或收集发布于 火鲤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本站删除。

推荐内容

什么是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的特点
媒介文化的构成
媒介文化的发展历史
媒介文化的重要性
媒介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媒介文化的功能制约
媒介文化的价值功能
火鲤鱼 © 2025 专注小微企业服务 冀ICP备0900260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