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掀女生裙子?这样的低俗营销能少点吗

俗话说得好,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翻车的都是老司机。
在品牌营销中,那些试图通过“开车”来博眼球的老司机,往往也逃不过翻车的审判。 今天要说的这个营销翻车的品牌,是长安福特。大概,真正的汽车品牌“开车”,更容易翻车吧?长安福特掀女生裙子?活该被骂
5月18日,长安福特官方微博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比平庸无趣的营销更可怕的,就是冒犯了消费者还不自知的创意执行,福特这一而再再而三地翻车idea,这难道就是骨子里的倔强? 当然不是,面对网友的声讨,@长安福特很快删除了微博,并发了一条“不痛不痒”的道歉声明,把锅明明白白地扣在了“小编”身上,还进行了评论精选,仿佛一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可以让大家当做无事发生。

汽车品牌屡屡翻车背后,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不到半年时间,福特就在营销上翻了两个跟头,更别说其他前赴后继的汽车品牌,你是否跟我一样有疑问,汽车品牌咋就那么容易翻车呢? 咱们且不说奔驰漏油、特斯拉刹车失灵这样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的翻车,单单是营销环节,汽车品牌过消费者这一关就这么难吗? 宝马一句“我已经加满油了,你呢,打工人”,让网友感受到的不是玩梗的乐趣,而是一个豪车的优越感和傲慢。
如果这只是语境引发的歧义导致的翻车,那么奇瑞在新车发布会上公开碰瓷日本AV女星小泽玛利亚的做法,就显得太上不了台面,还把男性消费者都得罪了。

冒犯女性的营销,真的就不能避免吗?
当然,如果把目光投向整个营销大环境中,我们会发现前面可能委屈了车圈,因为这种冒犯女性的广告实在太多了。 宜家的““再不带男朋友回家,就别叫我妈”,”冈本的“你收拾房子,我收拾你”,杰士邦用鲍鱼的形状来比喻女性生殖器,优思明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插播贬低女性的广告……这些广告都让人看到了像长安福特此次翻车营销的错误示范:低俗、色情,物化女性。
连赚女性钱的品牌,在营销中都丝毫没有尊重之心,在这里,我其实不想用“女权”来注解每一次因为性别问题而引发的网络争议,而是想对每一个品牌营销者说,一个品牌在营销中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品牌的销量,网络的流量,还有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精神和价值观。 就像如果长安福特用“车速太快会吹掉男士假发”来宣传,同样会引发人们不满。当你的营销让人觉得不适,反感,被冒犯,无论是哪个性别群体,哪怕这部分人不是你的目标消费群,你的营销都是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都是有损于品牌形象的行为。 当然,还有一些品牌,则已经在营销中有意识地构建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价值主张。比如内外传达的“拒绝女性身材焦虑”的主张,Libresse薇尔对“月经不隐藏”价值观念的强化等,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
对比之下,我只想借用邓超导师的一句话:看到了世界的参差。 希望品牌之间争着秀下限的参差,可以小一些。
-END-
